三三制原則(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主政權中實行了「三三制」原則。現在,強調學生學業評價中實行「三三制」原則,其目的是以人為本,調動一切因素,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原則含義

背景

三三制原則。即在民主政權組成人員的分配上,共產黨員、非黨員的左派進步分子、中間分子各佔1/3。共產黨員代表無產階級和貧農,左派進步分子代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實行三三制有利於團結各階層人民參加抗戰。1940年3月6日,中共發出毛澤東起草的關於《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的黨內指示:在政權工作人員中,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派應各佔三分之一,實行「三三制」。

背景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為了堅持長期抗戰,不但要求根據地不斷擴大,而且更要求根據地的鞏固。這樣,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根據地建設的首要問題就是政權建設。在這方面,中國共產黨堅持加強民族統一戰線,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原則。

作用

「三三制」民主政權,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政權建設的成功經驗,也是根據地民主建設的一種形式。它的實施起到了調節各抗日階級的利益,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作用。這個政權形式同當時國民黨實行的一黨專制的獨裁政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三三制原則讓中國共產黨積聚了力量,同時也獲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對後來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學校評價

1、考試評價:畢竟學生在學校中還是以學習為主,所以作為檢驗學生學習狀況的考試就不可避免。但要改變傳統的以分數論英雄的模式,建議適時考試(數量不應多),按等級和層次進行分析,給學生的專業知識成長提出指導性意見。

2、教師評價:教師作為具體的引導者,應該著眼於學生的學習的全過程,從不同角度全方面的給學生以肯定性評價,在鼓勵、指導、互動中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通盤認真考慮,一切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切不可意氣用事。

3、學校總結性評價:學校應定期對學生的整體發展狀況給以階段性總結和評價,並對學生的下一步發展提供宏觀指導建議。這樣就能讓學生不時的感覺到學校對自己的關懷與關愛,從而激發學校主人翁精神,進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學生評價

自我評價就是要求學生總結反思自己一個階段(如一個月、半學期、一學期)以來,在學習和活動方面取得的進步與提高、挫折與煩惱,產生的想法與體會以及對任課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等等。學生的自我評價並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應給予適時引導,如思路點撥等,同時要最大限度的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的去認識、評價和反思自己。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評價活動,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進步和不足,評價也成了學生自我反思和促進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正如一位學生所言:「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個成功者,我原來也可以做的更好。」

社會評價

學生最終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舞台,所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作出評價的應是整個社會。因而整個社會的主流教育傾向對學生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在不同的地區因發展水平的差異會導致這些傾向有所差別。這就需要行政和教育有關部門作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共同推進本地區思想的革新、社會的進步,使之與當地的學校教育密切吻合起來。相信整個社會的素質教育意識大一統的時候,素質教育的春天也就真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