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歌(中國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口頭詩歌)

中國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口頭詩歌。所謂民歌,即民間歌謠,是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中國民歌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體裁的一種,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歌曲藝術。

中國民歌從周朝就已經開始發展,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尤其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民歌已經發展為多形式、多內容的民歌,還誕生出許多著名人物,如:王洛賓、李彩鳳、莫德格、李學華、郭蘭英、王玉珍、李谷一等。代表作品有《抗日將士出征歌》《茉莉花》《沂蒙山小調》《彌渡山歌》等。

歷史起源及發展

民歌是人類歷史上產生最早的語言藝術之一。在中國,民歌的起源,其實也是音樂起源,因為後世各種音樂形式都是由民歌衍生出來。世界上不同領域的民族音樂學家、人類學家、美學家都對於民歌的產生提出過多種學說,如:勞動說、宗教說、語言說、情動說、本性說、神說、情愛說、鳴響說、模仿說、遊戲說等等。其中「民歌起源於人類的勞動與生活」的說法是民眾普遍認可的。

歷史起源

勞動

大眾普遍認為,民歌產生於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勞動之中。古人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音樂,唱出了最早的民間歌曲——勞動號子。原始的民歌,同人們的生存鬥爭密切相關,或表達征服自然的願望,或再現獵獲野獸的歡快,或祈禱萬物神靈的保佑,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宗教

遠古人類對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認知,認為用語言可以祈禱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免災獲福,而伴隨著祭祀祖先、圖騰崇拜、巫術等活動,民歌便相應而生。如,「天靈靈,地靈靈,牛鬼蛇神快顯靈 ……」之類,就是巫婆、神漢進行巫術沽動吋隕的欹。又如「天皇皇,地皇皇」是「神醫」治病的咒語,等等。原始氏族社會,人們對於雷鳴、閃電、狂風、驟雨都視為神聖不可思議的力量,認為這都是靈氣的表現。遠古時期葛天氏族的音樂,有的就是歌頌祖先和祈福的歌曲。

情感語言

民歌源於情感和語言,《樂記》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毛詩序》中寫道:「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說歌舞的產生是因為要彌補語言表達感情的缺陷,人們用歌舞來表達思想情感。從民歌演唱來看,民歌與語言有密切的關係。各地區民歌都是用本民族的語言來演唱。

發展歷程

周朝時期(公元前6—3世紀),當時民間歌曲和舞蹈就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皇帝任命專門的官員來挑選民間詩詞和歌曲。

公元前551年—479年,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當時流行的頌歌、典禮、勞動號子和其他民間歌曲的基礎上,編著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中的《國風》,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民歌選集。它彙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500多年間,流傳於北方15個地區的民歌。《國風》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剝削實質,表達了被剝削階級的反抗思想和鬥爭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語言諷刺和詛咒了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在《碩鼠》中,把剝削階級比作貪得無厭的老鼠,刻畫出勞動人民對奴隸主的切齒痛恨和對於「樂土」「樂園」的嚮往。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民歌已經十分繁榮。戰國後期,詩人屈原等人,對楚國民歌進行了搜集整理,並根據楚國民歌曲調創作新詞,稱為《楚辭》。《楚辭》中的不少作品,充滿了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感情,熱烈而富於幻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九歌》是達到最高境界的楚歌;當中對戀人複雜心態的描寫不亞於《國風》中的作品。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了一個音樂管理機構樂府,從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正式成為官方的一種有組織行為,入樂的歌謠,被稱為「樂府詩「或「樂府」。這些樂府民歌,描寫民間疾苦,體現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矛盾,如反映戰爭的民歌《戰南城》《從軍征》和《關山月》等。 《關山月》是中國最早的一首邊防戰士歌曲 。後來宮廷開始追求典雅,民歌形式上發展出了長短句和五言、七言體,並開始加進了樂器伴奏,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描寫愛情悲劇的長篇敘事歌曲《孔雀東南飛》。

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民歌也是人民的口頭創作,是漢樂府民歌之後出現的又一批民歌。繼承了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北朝民歌大部分是少數民族人民創作。北朝民歌特色鮮明,如「天南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至今流傳。民歌多方面反映了北方各民族的社會生活面貌。由於北朝戰爭頻繁,因此,民歌中反映戰爭的作品比較多。

隋唐時期,國家設有梨園。《楊柳枝》是隋煬帝時代民間的一首「怨調」(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唐代民歌的創作也相當繁盛, 中唐時期,曲子在鄉間更為盛行,在踏歌及插秧勞動中都能聽到它的聲音。隨後李隆基登位,楊玉環得寵,出現了歌謠曰:「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卻為門上帽」。從歌謠中體現出了對皇家的諷刺。這一時期代表作品有描寫與友人難捨之情的《陽關三疊》。

宋代,音樂主要有雜劇音樂和南戲音樂。 雜劇音樂吸收了歌舞大麴、北方說唱音樂及民間小唱等音樂因素形成。 南戲音樂則以當時南方民間流行的小曲、歌謠為主,吸收流行詞調和歌舞大麴的音樂。在南宋時期。民間產生較多的諷刺性歌謠。南宋的統治階級,貪污腐化,玩弄政權,有民歌諷刺道:「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若要離,跟著皇帝賣酒醋。」這一時期代表作品有描寫岳飛愛國,想要殺敵立功,收復國土,精忠報國心情的《滿江紅》。

元明時代,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於階級和民族的雙重壓迫,激起了農民起義的洪流。其中,以穎州的劉福通聲勢最大,他率領了10萬農民,頭包紅中,號「紅軍」,所向無敵,所以歌謠道:「滿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裡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明清時代,中國的封建制度面臨崩潰,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這一時期,產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進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闖王、穿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盼星星、盼月亮,盼著闖王出主張」。清朝時期,中國陷於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老百姓溫飽無法保證,出現「天子坐金盔,朝政亂一團,黎民苦中昔,乾坤顛倒顛,干戈從此起,休想太平年。」的諷刺歌謠。

1900年,袁世凱奉清皇帝之命,到山東執行血腥屠殺政策,殺害無數義和團將士。在對袁世凱的憤恨之中,「殺了袁龜蛋,我們好吃飯」的諷刺歌謠應運而生。人民還在袁世凱巡撫衙門的牆壁上,畫上一個戴紅頂花翎的大烏龜,爬在一個洋人的屁股后。這幅漫畫和歌謠,深刻體現出人民對袁世凱的痛恨心情。

民國以來,帝國主義為扶植中國的封建勢力,支持袁世凱稱帝,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袁世凱聽見后,認為大犯忌諱,把元宵當成「袁消」,於是下命令,禁止叫賣元宵,將把元宵改為「湯圓」。」「九·一八」事變以後,出現了譏諷實日貨的商人的歌謠:「綠坎肩,真是闊,綠帽子也不錯,叫你再販日本貨!」描繪出中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仇讎恨。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一批傑出的音樂家精英曾經寫出大量歌頌人民力量、 呼籲抗日救亡的群眾歌曲,如聶耳的《大路先鋒》《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張寒暉的《松花江上》及冼星海創作的大型合唱《黃河大合唱》等。在民間,有北方農民唱道:「邊區本是根據地,趕走了鬼子殺漢奸。」「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賦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歌由心生,人民用歌聲唱出了對黨、對毛主席、對新生活的無限熱愛。創作了如《東方紅》《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瀏陽河》《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傳世之作。

抗戰勝利之後,1946年3月31日,「山歌社」(重慶青木關原國立音樂院的一個學生社團)正式成立。在此之前,1944年上半年就成立了「 級會」 ,這是音樂院第一個學生社團,後續在 《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和延安「 秧歌運動」 的影響下, 他們通過將刊物上如《新音樂》雜誌、 延安的小唱本、 王洛賓的《西北民歌集》以及朋友和自己記錄的民歌集中起來, 共百餘首, 自籌資金, 自己刻印,於1945年3月5日油印出版了《中國民歌》第一輯。山歌社是在音樂院的學生運動和「民歌運動」中誕生的,「山歌社”早期進行的民歌收集、研究民歌、傳播民歌的活動為中國民族音樂學理論研究、民族音樂教育、優秀民歌的發掘和民族音樂走向大眾提供了基石。

1958年新民歌運動,又被稱為「大躍進民歌運動」或「文藝大躍進運動」。在這一大眾化運動中,民間文學出現了大繁榮,民歌帶動了詩風的改變,打破了「民間藝人」與「作家」的閾限,新型的「農民詩人」成為社會主義「文藝戰線上的先鋒」,他們與作家共同抒寫新的政治生活與勞動生活,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的「目標受眾」都發生了轉換。在新民歌運動中,民歌與繪畫、音樂成功交融。

1975 年 6 月 6 日,台灣現代民歌運動,楊弦和好友胡德夫發起了一場「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打響了台灣現代民歌「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在這場演唱會中,楊弦演唱了 8 首改編自余光中《白玉苦瓜》詩集的原創民歌,引起轟動。這些歌曲清新自然,極具民族情懷和尋根色彩,與之前老上海味道十足的國語流行曲形成了鮮明對比。「年輕人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從此引發了音樂界乃至全社會的共鳴。 現代民歌作為民歌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繼承了古典民歌關注現實的精神,根植於台灣 1970 年代特殊的社會土壤,反映了台灣人民表達自我、爭取權利的迫切需求和站在民間立場為大眾和邊緣群體發聲的精神追求。

改革開放后,中國民歌進入了嶄新時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出來, 如 《在希望的田野上》《好日子》《西部放歌》等等,不但題材新穎,而且音樂格調更加活發、熱烈、開朗、明快,充滿向上的激情和樂觀主義精神。

民歌分類

民歌分佈

民歌按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風格色彩大體可以分為七個不同的風格色彩區。

北方草原民歌區

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區主要處於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以蒙古族民歌為代表。 蒙古族歷來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 民歌可分「長調」、「短調」兩大類,「長調」民歌主要流行於東部牧區以及陰山以北地區,特點是字少腔長,富有裝飾性,音調嘹亮悠揚,節奏自由,聞名的曲目有《遼闊的草原》、《牧歌》等。 「短調」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農半牧區,其特點是結構短小,節奏規整。 短調民歌代表作品有《森吉德馬》《小黃馬》等。

新疆民歌區

新疆民歌區地處新疆,西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以維吾爾、哈薩克民歌為代表。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藝術以「十二木卡姆」聞名於世。 代表作品有《阿拉本罕》《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 哈薩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從事牧業。 新疆民歌可分為三大類:(1)詞曲固定的民歌;(2)即興填詞的民歌;(3)習俗歌。

藏族民歌區

藏族民歌區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區。西部受佛教文化影響的。 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勞動歌、愛情歌、風俗歌、頌經調五大類。 民歌演唱活動大都與佛教節日有關,民歌中不少是與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如「囊瑪」「堆謝」「果謝」「鍋莊」等歌舞品種。 代表作品有《北京的金山上》等。

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區

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區包括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一帶。 民歌的分類有「大歌」「小歌」。 侗族大歌 50 年代即聞名中國,其他民歌如《桂花開放貴人來》《阿細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東北部狩獵文化民歌區

東北部狩獵文化民歌區主要包括東北大、小興安嶺一帶,受薩滿教影響,以鄂倫春族民歌為代表(包括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滿族籌),鄂倫春族在 1949 年前還保留著不少原始社會的痕迹。 這是一個喜愛歌舞的民族,過去以狩獵為生,每當狩獵滿載歸來,或者民族節日,都要進行歌舞狂歡。 他們最喜愛的民歌有《額呼蘭·德呼蘭》,是一首歌頌大自然的歌。《鄂倫春族小唱》也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西北高原多民族民歌區

西北高原多民族半農半牧文化民歌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的黃河上游地區,有漢、回、土、撒拉、保安、東鄉、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區域。 歷史上曾經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東西文化交流較早, 由於長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 產生了八個民族並有的歌種——「花兒」。 「花兒」為代表性歌種,曲調高亢悠長,格調深沉婉轉,氣質粗擴、淳樸。 不論哪個民族都使用漢語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襯詞,代表作品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中原及東部漢族民歌區

漢族民歌區在七個區中屬於最大的一個,可以分為十個支區和一個特區。

東北部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東、河北、河南東北都、蘇北北部等黃河下游地帶,以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區,基本上是一個沿海平原地帶。 這裡民歌以小調為主,其次是秧歌、號子,山歌極少。 代表作品有《小白菜》《沂蒙山小調》《小看戲》等等。

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山西、陝西大都、河南西北部、內蒙河套地區以及甘、青、寧漢族聚居地區。 民歌以山歌最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調」以及「花兒」。其次為秧歌、小調。代表作品有 《走西口》《趕牲靈》《蘭花花》《五哥放羊》《綉金匾》等。

江淮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淮河流域的蘇北、 安徽大部以及河南東南部地區、西面以大別山與江漢民歌區為界。 該區處於黃河、長江流域之間,音樂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帶有過渡性的特徵。 使用北方方言。 民歌以田歌、小調突出,秧歌、山歌次之。 代表作品有《鳳陽花鼓》《彼根蘆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江蘇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處長江下游,是古代的吳、越之地。 文化比較發達,人民生活較富裕,歷來有江南漁米鄉之稱。 使用方言為吳語。 民歌以小調為主,代表作品有《紫竹調》《無錫景》《茉莉花》等。

閔台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福建大部、 台灣大部以及廣東潮汕地區。 福建與台灣自古以來就有文化的淵源關係,台灣當地漢族一直使用閩南語,民歌以山歌、耘田詩、小調突出,代表作品有《採茶撲蝶》《茶童歌》《天烏烏》等。

粵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珠江流域的廣東大都,廣酉東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區,北面以南嶺為界與贛民歌區相鄰。 這裡地處亞熱帶,珠江橫貫東西,文化與海外交流較早,使用粵方言。 代表作品有《落水天》《哩哩美》等。

江漢平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較發達,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在許多方面仍保留著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燈歌、小調、風俗歌、山歌。代表作品有《黃四姐》《洪湖漁歌》等。

湘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湖南以及廣西東北角上的幾個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這裡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風,地襲楚俗,它與江漢民歌區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不過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區通用湘語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代表作品有《馬桑村兒打燈台》《一塘荷花一塘蓮》《上四川》等。

贛民歌支區

該區以江西中、北、東部為基本範圍,使用贛語方言。地處古代吳、楚之間,吳楚文化對其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具有長江流域東西部文化交流的過渡地帶性質,民歌交融性強。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為小調、燈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代表作品有《杜鵑花開》《摘茶籽》《送郎當紅軍》等。

西南高原民歌支區

該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陝南以及廣西西北部分地區。北以秦嶺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燈歌。此外川江船夫號子也很有特色。代表作品有《小河淌水》《趕馬調》《槐花幾時開》《我住貴州貴陽府》等。

客家民歌特區

客家人分佈較廣,全國有八千餘萬人口,民歐特區主要指包括廣東東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東南部三省交界地帶。這裡客家人比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戰亂由北方中原一帶來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遺風,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為山歌,代表作品有《燈紅歌》《風吹竹葉》等。

民歌作用

情感表達

音樂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情感,因此,每一種音樂類型都代表著一種思想情感。如果人們想體現出內心的憂傷與凄苦,就會在音樂中重點使用節奏緩慢、音程小的下行音階;若想反映出朝氣蓬勃、希望無限的感覺,就會採用與前者相反的創作方式。音樂能夠表現出思想情感的這種特性,使人們即使不了解音樂的背景,也依然能夠朦朧地感知到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民歌也是一樣,其變化無窮、多彩多樣的曲調,能夠讓人們根據實際狀況隨心所欲地放聲歌唱。

審美娛樂

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的產生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而審美娛樂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人們不僅會有日常的物質生存需求,也會有精神上的追求,例如藝術滿足。實際上,這也屬於人的一種生存需求,而藝術的出現,正是為了迎合人們的這類需要。同時,娛樂能夠讓人們從勞動的緊張狀態中放鬆下來,並且也屬於一種極富創造力的活動。直到今天,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集群中,還保留有清晨、傍晚在街道上載歌載舞的習俗。

交流表達

民歌的交流表達功能是不同於情感表達功能的。對於民歌來說,交流表達的功能與音樂語言的特性息息相關,因此,這種功能在特定的音樂環境下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如果與音樂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割裂開來,就好比語言離開了語境,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法進行正常的表達與交流。在傳統的民歌里,許多青年男女都會以對唱情歌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欽慕和愛戀之意,此時,民歌就有擇偶的作用。

人生禮儀紀事

民族學的觀點認為,人生四大重要時期分別是出生、成年、成婚與死亡。中國許多少數民族也有相應的民歌來反映這些重要的時期,比方《嫁女調》是結婚用曲,而《窩熱熱》則是悼亡之歌。

傳承和教育

民歌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社會的團結與穩定。納西族就有關於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傳統民謠,通過簡明易懂的歌詞讓人們在獲得豐收的時候,要記得並感謝水對萬物的潤澤。而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一些歌舞活動,例如「勒巴舞」與「打跳」等,屬於大型集體舞,只有大家團結一致、相互協調才能順利表演,而這是建立在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的。

宗教祭祀

民歌在宗教活動里主要發揮著祭祀和驅邪的作用。以納西族為例,許多祭祀活動都是以巴東唱腔和民歌共同完成的。通過宗教音樂和民歌的對唱,反映對神明與祖先的崇敬之情。如喜馬拉雅山周邊的宗教儀式中,詠唱民歌能夠化解人與神、凡塵與聖域之間的對立狀態。在儀式中,人與神是合二為一、密不可分的,詠唱民歌的形式就反映了這一點,這在所有的宗教活動里都是相通的。比如,門巴族會為病人舉行送鬼儀式,而連結人界與鬼域的紐帶就是巫師登龍坎的存在。在登龍坎看來,人的靈魂如果被鬼抓走了,就會產生病患。所以,登龍坎在舉行送鬼儀式時,都會一邊起舞,一邊詠唱傳統民歌。

民歌價值

人文價值

民歌是民族音樂的重要體裁之一,它直接反映一個民族的歷史、社會、勞動、風土人情、愛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親切伴侶,勞動中的助手,社會鬥爭中的武器,交流情感、傳播知識、娛樂消遣的工具。也是認識一個民族的歷史、社會民風民俗的寶貴資料,具有人文研究價值。

音樂價值

在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上,傳統音樂的五大類是互相影響、互相豐富的。其中民歌最早形成,在其他傳統音樂體裁的形成和發展上,民歌起著積極作用,許多歌舞、曲藝、戲曲和民族器樂的品種是直接或間接在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各地的」花燈」歌舞、「花燈戲」「花鼓戲」;牌子曲類、琴書類、雜曲類中的大部分品種;「河北吹歌」等樂種以及許多民族器樂曲牌,如《梳妝台》《剪剪花》等均由民間歌曲發展移植或改編而來。民歌對文人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也有積極影響。

歷史上,民歌曾哺育過文人、音樂家和職業藝人,今天仍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養料。「五四」以來優秀音樂家的許多經典作品都曾從民歌中吸取了營養,聶耳的《塞外村女》《碼頭工人歌》《大路歌》,洗星海《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船夫曲》、《河邊對口曲》、《黃水謠》等。中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歌劇更和民歌有不解之緣: 白毛女的主題取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陽傳》、山西民歌《撿麥根》;《洪湖赤衛隊》採用了湖北省洪湖地區的民歌《襄河謠》等。電影音樂作曲家雷振邦的《冰山上的來客》成功地運用了塔吉克族民族的民間曲調《古麗別塔》

傳承與保護

傳承與保護方式

文章及影像記錄

通過現有技術手段對民歌進行收集與整理,通過各種網站及文獻將民歌記錄下來做紙質或影像留存,通過對民歌傳承人和學校教育等多方面進行研究,留存權威資料。其中民歌傳承人研究文章對傳承人做介紹,還有訪談、口述史及較深入研究類文章:如臧曉曦《壯族女性與民歌傳承一歌手黃榆婷口述史》、趙建斌《是我們編寫的一山西省保德民歌傳承人楊仲清口述史論》、劉曉敏《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爬山調傳承人及其演述活動的田野調查》、楊曉《南侗「歌師」述論一小黃伺寨的民族音樂學個案研究》。

民歌學校教育傳承文章分為民歌社會音樂教育和專業音樂教育類。如,貴州省榕江縣文化館藝研室的《弘揚侗族音樂文化的新路子一侗歌進課堂實驗調查報告》、藍雪霏的《勇敢的接力者一一台灣屏東縣泰武小學排灣族民歌文化教育探訪錄》等文介紹並探討了民歌的社會教育問題:張天彤的《對話「原生」與傳承「母語」-「原生民歌的傳承與研究」課程略述》、韓再紅《合唱課中的地域民歌傳承一以山西師大音樂學院山西民歌合唱教學為例》、通拉嘎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演唱大專班調查報告》研究了民歌專業音樂教育的情況。

政策宣傳及保護

2002年10月中國文化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簽署的《保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項目行動計劃》考察組在廣西、青海、甘肅3個省區,行程2萬餘公里,對侗族、瑤族、壯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東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10個少數民族的民歌進行了挖掘、搜集和整理。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採用現代視聽技術,對歌手歌唱的全過程進行現場採錄,真實地保留了民歌的原始風貌,共採訪歌手235名,錄製民歌385首,錄音42小時,錄像57小時,並後期製作了50分鐘的宣傳片和420分鐘的民歌精選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措施的出台,是政府部門對民歌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支持。政府部門必須對民歌傳承與發展的實際價值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並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不斷加強文化宣傳力度。

人才培養

與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將民歌的地域特點、文化內涵以及形態特徵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中, 有效擴大民歌的影響範圍, 為民歌的傳承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比如甘肅省就以甘肅各大高校為基本出發點,引導當代大學生學習甘肅民歌的相關知識, 讓當代大學生對甘肅民歌的情感、意境、語言以及藝術形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然後結合當前的社會潮流進行科學合理的改編,並在舞台上公開演出甘肅民歌,從而在校園內形成一股甘肅民歌的學習之風和歌唱之風,進一步促進甘肅民歌的傳承和發展。

民歌創新

民歌傳承與發展必須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 在保持民歌自身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用流行音樂的方式來演繹民歌, 這種音樂形式切實消除了不同人群之間的隔膜,進一步提高了民歌的流傳度。如,騰格爾在《天堂》中將搖滾音樂與蒙古民歌進行有效融合,這在一 定程度上開創了蒙古族現代流行唱法的先例; 張千一在創作影視劇《成吉思汗》主題曲《傳說》時,在鄂爾多斯短調民歌《送親歌》中加入了流行元素,並以此為基礎對《送親歌》進行合理改編,取得了十分不錯的藝術效果。

國家非遺項目名錄(部分)

國家非遺傳承人名錄(部分)

代表人物

王洛賓

西部歌王王洛賓於1996年3月14 日流然辭世,終年 83 歲。這位畢生致力於搜集、整理、加工、傳播西部民歌的老人,對中國音樂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創作整理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達坂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等美妙動聽的歌曲,影響了中國的兩代人,至今餘響不絕。他從未放棄對音樂執著追求,晚年仍活躍在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兄弟中,以他充滿活力的音樂才能進行創作、整理、搜集西部各族民歌的工作。

李彩鳳

李彩鳳,1943年生,彝族, 大理州彌渡縣寅街鎮朵古村人。李彩鳳自幼喜愛花燈及民間山歌,無論在打歌場、火塘邊、田間勞作都能出口成調,演唱淋漓盡致,她的民間演唱技能有相當深的功底。在1958年就參加大理州三月街獨唱《彌渡山歌》榮獲二等獎。先後到祥雲縣,駐彌渡部隊及當地城鎮演出30餘場次,被稱為「調子客」「歌后」等。曾兩次接受中央電視台的採訪,在專題片《小河淌水的地方》演唱《小河淌水》達3分多鐘,專題片《彌渡行》中演唱《放羊調》近2分多鐘,專題片經中央電視台播出后,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2000年昆明市花燈團到彌渡採風時為他們演唱了傳統花燈曲調《趕馬調》等歌曲。2022年7月3日因病去世。

王玉珍

王玉珍,湖北沔陽(今仙桃市)沙湖鎮人。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4歲入湖北省文化藝術工作團(後為湖北歌劇團)。后隨團在漢江兩岸農村接觸和演唱了大量民歌民謠。1959年在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以扮演主角韓英揚名全國。曾先後赴朝鮮、日本以及香港等地方訪問演出,受到普遍歡迎。1981年調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歷任湖北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聯副主席。第三屆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八、九屆人大代表,現居北京。她的演唱清脆婉轉達、優美甜潤,吐字清晰,富有湖北地方風格。代表作品《洪湖水,浪打浪》。

郭蘭英

郭蘭英,出生於1930年,山西平遙香樂村人,著名晉劇、歌劇表演藝術家,女高音歌唱家。曾擔任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協第二、三屆理事。她於1982年告別舞台,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在廣東番禺創辦郭蘭英藝術學校,任校長。1989年榮獲首屆金唱片獎。代表作品《南泥灣》《翻身道情》《綉金匾》 《婦女自由歌》 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 《我的祖國》、歌劇《劉胡蘭》中的《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等在全國流傳很廣,已成為中國民族歌曲中的經典之作。

李谷一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於雲南昆明,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64年,在湖南花鼓戲劇院做演員,演唱花鼓戲《補鍋》,被觀眾熟視。1976年,李谷一為電影《南海長城》配唱主題曲《永遠不能忘》。1980年,演唱中共建政后中國大陸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1988年,被美國傳記協會列入《世界傑出人物錄》。1996年,她獲美國ABI協會頒發的「世界藝術家成就獎」。1999年,獲CCTV-MTV(中國中央電視台與美國MTV電視台)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李谷一是中國現代民族聲樂藝術的傑出代表,她將美聲發音技巧與中國傳統戲曲中的行腔、咬字等融合起來,提高了民族音樂的藝術表現力,為中國民族聲樂與通俗音樂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經典民歌

中國各民族的民間歌謠蘊藏豐富,從《詩經》里的《國風》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種民歌選集,數量較多。目前仍流傳於民間的傳統歌謠和新民歌浩如煙海,這些民歌種類繁多,漢族的除民謠、兒歌、四句頭山歌和各種勞動號子之外,還有「信天游」「爬山歌」「趕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調」「十二月」。還有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民歌,如藏族的「魯」、「協」,壯族的「歡」,白旅的「白曲」,回族的「花兒」,苗族的「飛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筆管歌」,瑤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獨特的形式。風格分類,苗歌瑤歌古樸渾厚,藏歌傣歌光麗優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揚,鄂倫春族民歌則粗曠有力。同是「花兒」,保安族和東安族的韻味不同,寧夏和青海的也各有異。同是漢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見長,南方的則比較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