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燈(流行於中國北方的民間藝術)

冰燈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一種民間藝術,它的出現與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踐活動緊密相關。冰燈最早作為照明工具在勞動人民之中使用,歷史文獻上基本沒有記載,但冰燈作為藝術品觀賞的最早記錄見於唐朝王仁裕所著的《開元天寶遺事》(公元910年左右)。

黑龍江流域的人冬季夜晚捕魚,需要照明工具。由於在當時廣泛使用的油燈沒有燈罩,而紙質燈罩在野外容易損壞,燈火容易熄滅,當時玻璃燈罩和燈泡也尚未被發明出來,因此當地人就地取材,發明了冰燈。後來,冰燈被加以裝飾和改良,如凍冰的水裡加入顏料、紙屑、碎木頭等,結冰之後會在冰體內形成獨特的顏色的花紋,每逢新春佳節和上元之夜,人們就會製作彩色的冰燈掛在家門口,以供人們觀賞。

起初以照明為主要用途的冰燈,伴隨時代變遷,逐步成為供人觀賞的民間藝術,也成為冰雪季旅遊新熱點。其中誕生於1963年的哈爾濱冰燈藝術遊園會,被稱為中國冰燈藝術的發源地。

起源

黑龍江省是冰燈的發源地,早期的冰燈是松嫩平原的農民和松花江流域的漁民冬季的照明工具。主要的製作過程是,把水倒入桶中進行冷凍形成桶狀冰坨,再倒出中間未凍的清水,形成中空的「燈罩」,將燈(主要是油燈或蠟燭)放入,便不會被寒風吹滅。後來,人們在春節和元宵節期間也製做冰燈擺在門前,或燙孔穿繩讓孩子提著玩,用以增加節日氣氛,即形成了民間藝術的雛形。

發展現狀

冰燈作為一種照明工具,其發展與和人類的照明革命密切相關,燈具從最初的油燈、蠟燭,發展到後來的燈泡、霓虹燈,直到近年來採用綠色節能的發光二極體。

每年一度,始於1963年的中國哈爾濱冰燈藝術遊園會是展現冰燈藝術的重要博覽會。始於1985年的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也是建立在冰燈遊園會的基礎上,後來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則是把冰燈和冰雕藝術相結合。

冰雕

冰雕有「冰工藝」之稱,是一種以冰為主要材料來雕刻的藝術形式,源自於法國,初創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食物的美麗與清爽。因為材料的可變性和揮發性,冰雕表現出了許多難點。要仔細選擇適合冰雕的冰。理想的冰應該由純凈的水製成,這樣才有很高的透明度,還有包含盡量少的氣泡。冰雕時溫度和速度也需要考慮,以避免冰的融化。如果不是在嚴寒地帶做冰雕,通常需要到大型冰庫里去雕刻。因此在熱帶地區,冰雕是不常見的。

在中國,東北是冰雕發展最好的地區,其中最有名的是哈爾濱冰雕展。每年都有相當多的遊客,而且規模也一年比一年大,不僅是參展的藝術家變多了,而且以冰來雕刻的主題也變得更豐富,有用現代科技激光裝飾的冰雕,最傳統的冰燈當然也不會少。由於東北嚴寒的氣候,冰隨手可得,因此雕刻的體積也變得越來越大,成為以冰建築得名副其實的冰雕世界,如城牆,溜梯等。哈爾濱同時也是舉辦國際冰雕比賽的重要城市。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