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良弼(清末立憲派大臣)

愛新覺羅·良弼(1877年—1912年),愛新覺羅氏,字賚臣,滿洲鑲黃旗人,清末立憲派大臣。

良弼出身清朝皇室親貴,祖父愛新覺羅·伊裡布官至大學士。良弼早年曾留學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學習。畢業歸國后,良弼進入練兵處軍學司辦理編譯事宜,補升軍學司副使;不久,直隸總督袁世凱聘請他充任陸軍步隊第八標統帶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良弼回任原職,主持保定陸軍學堂校務,此後歷任考試陸軍遊學畢業襄校官、提調官等職位。清廷兵部改革為陸軍部,良弼充任陸軍部軍學司司長,不久又被委任為參議上行走。清廷成立禁衛軍,良弼升任禁衛軍步隊第一協統領,兼任鑲白旗都統,實際負責禁衛軍日常操練和管理工作。良弼參與清廷改革軍制、訓練新軍、設立軍學,同時延攬人才,唯才是舉,被清廷倚仗為幹將。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義爆發,良弼堅決主張鎮壓革命黨,同時反對起用袁世凱。同年十二月,良弼調任軍諮府軍諮使,不久良弼與皇族成員溥偉、鐵良等組織宗社黨,被推為首領,反對與革命軍議和,反對清帝退位。宣統三年十二月初八日(1912年1月26日),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用炸彈襲擊,重傷而死,終年三十五歲。

《清史稿》中評價良弼為人剛毅果斷而有骨氣,頗為自負,常因不得施展志向而引為恨事,每日面露憂色。《清代人物傳稿》中評價良弼是清末親貴中有膽有識,才情卓越的軍事人才,希望能夠有所建樹,但是因為資歷尚淺,又和當權的親貴大臣奕劻、蔭昌等人不和,所以未能施展才能。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良弼是滿洲鑲黃旗人,愛新覺羅氏,祖上曾是清朝皇室宗親,他的祖父愛新覺羅·伊裡布官至大學士,父親長期在川粵地區為官。光緒三年(1877年)良弼出生在成都,幼年喪父,侍奉母親孝順。後來良弼舉家從四川遷往湖北,得到湖廣總督張之洞賞識。

光緒二十四年(1897年),良弼考上京師同文館的東文館,學習日語。第二年,良弼在張之洞的舉薦下,選派為湖北官費留日學生,赴日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二期學習。留日期間,良弼結識士官生張紹曾、吳祿貞等人。後來良弼被分配到步兵第三連隊第四十隊,因成績優秀,被清政府視為軍事骨幹人才培養。三年後,良弼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又奉命留在日本觀操,考察軍事。期間,良弼出版書籍《參謀要略》,研究歐洲各國如俄羅斯、義大利、法蘭西等國參謀部的特點。

初入仕途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良弼從日本回國。時值清政府著手改革軍制,編練新軍,良弼正好有了施展學識和才能的機會,在練兵處軍學司辦理編譯事宜。次年,良弼補升編譯科監督,譯有《參謀要略》一書,後來又補升軍學司副使。直隸總督袁世凱為了拉攏良弼,特地聘請他充任陸軍步隊第八標統帶官。

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四月,良弼回任軍學司副使原職,並主持保定陸軍學堂校務。此後,良弼還歷次充任考驗遷安、保定、馬廠各處陸軍各鎮大臣隨員長,奏充考試陸軍遊學畢業襄校官、提調官等職位。清廷兵部改革為陸軍部,練兵處併入陸軍部;次年六月,良弼充任陸軍部軍學司司長,不久又被委任為參議上行走。次年十月,良弼充任修訂法律館諮議官。

深受倚重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光緒皇帝載湉、慈禧太后相繼病逝,年僅三歲的溥儀即位。宣統元年(1909年)三月,良弼因陸軍部檢閱四鎮軍隊而獲得嘉獎,兩江總督端方又上奏稱讚他學術精深,舉薦他擔任武學顧問;日本駐清朝公使伊集院還授予良弼三等旭日勳章。不久,良弼升任禁衛軍步隊第一協統領,兼任鑲白旗都統。由於禁衛軍訓練大臣載濤不懂軍事,良弼實際上負責禁衛軍日常操練和管理工作。

良弼對陸軍的規程章制、教育規劃都十分熟悉,與吳祿貞、藍天蔚並稱「士官三傑」,在陸軍部被載濤倚仗為謀主。清廷改革軍制、訓練新軍、設立軍學,主要都是出自良弼的謀划。良弼不存在滿漢偏見,自將帥到軍士,唯才是舉,如吳祿貞、吳稚暉等人,都是因為他的舉薦而得到重用。

次年四月,良弼在陸軍部任職三年期滿后,跟隨載濤遊歷歐美考察軍政;考察結束后回國,仍然擔任原職。良弼上奏清廷,請求釋放黨人,設立國會。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載濤向清廷上奏請求嘉獎隨同出洋考察的人員,良弼升任陸軍協統,並獲賞戴花翎。

主張立憲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良弼對革命軍主張鎮壓,並出具一系列平亂計劃。四天之後,在良弼的建議下,清廷改編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混成第十一協為第一軍,由陸軍部大臣蔭昌率領趕赴武昌;陸軍第五鎮及混成第五協、混成第三十九協為第二軍,禁衛軍及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分別由軍咨府正使馮國璋和載濤統領,阻擋革命軍北上。同年九月,清廷起用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督辦湖北繳撫事宜;又任用馮國璋為第一軍總統,段祺瑞為第二軍總統,歸袁世凱節制調遣,良弼極力反對重用袁世凱。

良弼主張立憲,以消弭南方各地相繼爆發的革命態勢;良弼昔日士官學校的同學張紹曾時任陸軍第二十鎮統制,藍天蔚時任第二混成協統領,良弼與兩人暗通聲氣,張紹曾扣留從奉天運往關內的軍火。九月十一日,清廷擢升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以蔭昌代替載濤為軍咨大臣。良弼與張紹曾等人上奏請求改組內閣,由議院制定憲法,同時請求朝廷降旨赦免革命黨人,停止戰爭。清廷迫於無奈,宣布咨政院所擬定憲法信條十九條。十月十九日,良弼被解除兵權,免去禁衛軍部隊第一協統職務,調任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兼任軍咨府軍咨使。

反對退位

宣統三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向清廷提出議和,以增加自身的影響力,良弼表示反對。清朝王室及親貴大臣召開會議,慶親王奕劻提出清帝退位,遭到良弼與大臣鐵良、載濤等皇室成員的反對;良弼又與鐵良、載濤等人組成宗社黨,目的是擁護清朝皇室,阻撓共和。十一月二十九日,隆裕太后召開第一次御前會議,討論清帝遜位,親貴大臣溥倫、奕助主張自行頒布共和,但良弼等一批少壯親貴堅決反對退位,以良弼為首的宗社黨還威脅主張退位的清室王公。

良弼等人還動員由滿人組成的陸軍第一鎮禁衛軍合力反對共和,並以激烈之手段對付袁內閣。由於宗社黨的阻攔,袁世凱威嚇宣統皇帝溥儀退位的計劃遭受頓挫;宗社黨的勢力因此壯大,又向袁世凱的內閣上書主戰。因為共和受阻,革命黨人彭家珍、羅偉章等人激於義憤,密謀除掉玩弄權術的袁世凱,以及主張君主立憲,反對清帝退位的良弼等人。

被炸身亡

宣統三年十二月初八日(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等五十多位清廷將領通電逼宮,要求清帝退位,袁世凱召開有關人員會議,沒有人提出異議。良弼這才表示,除了共和之外別無他路,並在贊成共和的名單上簽字。會後,良弼又受袁世凱託付,前往奉勸肅親王善耆,不可再堅持反對清帝退位。當天晚上,良弼從肅親王府離開,返回西安門外紅羅廠自己的公寓,就在他下車開門之際,彭家珍突然衝出,向良弼拋擲炸彈,良弼被炸成重傷;兩天之後,良弼不治身亡,時年三十五歲。

良弼死後,宗社黨人群龍無首,紛紛逃亡外地,無人再敢爭持和議之事。十多天後,清帝溥儀下詔退位。民國十一年(1923年),良弼的生前好友廉泉向清遜帝溥儀請賜良弼謚號,但溥儀擔心招致誹謗非議,不賜謚號,而賜御筆匾額「謀國忘身」;廉泉又請求在北京西城翊教寺的東面修築良公祠,並為良弼開追悼會。後來,廉泉又將良弼生前的書札文章等編撰成了《天荒地老錄》。

人物評價

趙爾巽等人編撰《清史稿》中評價:良弼為人剛毅果斷而有骨氣,頗為自負,雖然被清廷委任參謀軍務,但是沒有什麼可以謀划的,經常因為自己不得施展志向而引為恨事,每天都面露憂色。

郭漢民、徐徹主編的《清代人物傳稿》中評價:良弼是清末親貴中有膽有識,才情卓越的軍事人才。良弼唯才是舉,延攬人才,希望能夠有所建樹,但是因為資歷尚淺,又和當權的親貴大臣奕劻、蔭昌等人不和,所以未能施展才能。

人物爭議

關於良弼的出生年份,相關書籍記載多有不同。中華書局出版《中華民國史·人物傳》中梁旭毅所寫《良弼》的傳記認為良弼出生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陳錫璋所著《細說北洋》以及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中國現代史辭典》中認為良弼生於清光緒二年(1886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中國近代史詞典》及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近百年史辭典》,還有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簡明中國近現代史詞典》中採用的說法,認為良弼出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本文採用此說法。

家族成員

祖父:愛新覺羅·伊裡布,官至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

父親:史書未記載姓名,曾在四川、廣東地區為官,早逝。

影視形象

2011年上映電影《辛亥革命》中,演員呂洋飾演良弼。

2022年出品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由演員李現飾演的良鄉,其原型為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