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森(貴州省委原副書記,省政府原省長)

林樹森,男,漢族,1946年12月出生,廣東汕頭人,1970年8月參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工程系工民建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

曾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十一屆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人物履歷

1965.09——1970.08,在華南理工大學(或廣東工業大學,有爭議,廣東工業大學也曾在同年名為廣東工學院)土木建築工程系工民建專業學習;

1970.08——1976.04,廣東省和平縣纖維廠技術員,縣工業局幹部、縣工交辦幹部、縣計委幹部;

1976.04——1980.09,廣東省和平縣化肥生產辦公室副主任;

1980.09——1983.07,廣東省和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83.07——1983.10,廣東省惠州市(縣級)副市長;

1983.10——1984.08,廣東省惠陽地區經委副主任;

1984.08——1988.06,廣東省惠陽地區行署常務副專員、黨組副書記;

1988.06——1992.09,廣東省惠州市(地級)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其間:1991.09—1992.07 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1992.09——1994.04,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正廳級);

1994.04——1996.06,廣東省計劃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1996.06——1997.03,廣東省廣州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1997.03——2002.09,廣東省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2.09——2003.02,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長,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3.02——2003.03,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3.03——2006.06,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廣州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6.06——2006.07,貴州省委副書記;

2006.07——2007.01,貴州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2007.01——2010.08,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

2010.10——2013.03,十一屆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擔任職務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廣東省八、九次黨代會代表;第八、九屆廣東省委委員;第六、七、九、十屆廣東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廣州市委委員;十屆貴州省委委員。

發表文章

《科學發展觀與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發表於2004年第12期《求是》雜誌《廣州要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發表於《廣州日報》頭版

《盛世修志 繼往開來——寫在〈地方志工作條例〉頒布兩周年之際》發表於2008年5月28日《貴州日報》

《論國是、談發展、謀跨越》發表於2008年《貴州日報》

主要成就

林樹森出任廣州市市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之時,先後敲定廣州新白雲機場及廣州南沙開發區等重要項目,為廣州長遠發展奠立基礎。另外一個被媒體廣為報道的政績是,在林主持廣州期間,廣州的房價相對於上海、北京、深圳等中國一線超級城市來說,顯得相當理性,林也自稱被廣州本地的房產商所“忌恨”。

林樹森執政以來,貴州省經濟增長速度不斷加快,效益大幅度提高;事關民生的突出問題逐步解決,人民群眾從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力度不斷加大,生態優勢進一步顯現;重點領域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

2007年生產總值2260億元,增長11.5%;財政總收入448.6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6.6億元,分別增長22.5%和2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7%,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比上年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116.61元和1985元,實際增長10.1%和4.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300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696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523億元和392億元;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