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次故事(2001年王躍文所著的書籍)

《梅次故事》是中國現代作家王躍文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2001年。

該書是作者王躍文長篇小說名作《國畫》的續篇,講述主人公朱懷鏡調任荊都市梅次地委副書記后,面對上司拉攏、下屬賄賂及社會財色圍獵,他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地應對,抵制貪腐、保持清廉的故事。

《梅次故事》於2001年10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后,印數達到20萬冊。在《當代》部分發表,同時獲該刊文學獎。2010年4月,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再版;2012年8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再版。

書名由來

作者王躍文創作《梅次故事》時,原定書名為《五墨》,因其長篇小說《國畫》的名字與繪畫有關,《國畫》的續集也應與繪畫有關。國畫講究墨分五采,所謂「韻墨而五采具矣」。出版社編輯看到《五墨》書名時,覺得有點費解。當時作者寫的題記,解釋了「五墨」的涵義。但在出版的時候,出版社負責人站在讀者角度分析,擔心「墨」隱喻黑色,可能會造成誤解。讓作者改個名字,后編輯建議結合小說里的地名梅次,於是《國畫》的續集就叫《梅次故事》。

內容情節

朱懷鏡調任荊都市梅次地委副書記,初到梅次當晚,就聽說了當地官場盛行「圈子文化」和買官賣官之風。沒過幾天,馬山縣縣長尹正東趁他酒醉,留下10萬元錢在他房間。看着這筆燙手的錢,他不敢收下卻也不敢公開上交,只好讓梅園服務員劉芸以「洪鑒」的化名將10萬元錢捐給了殘疾人基金會,留下銀行匯款單據以備不時之需。梅次地委進行人事調整,朱懷鏡初來乍到,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只能看着地委書記繆明和行署專員陸天一鬥法,他感覺就象看他們坐地分贓似的。受北京老同學吳弘的委託,朱懷鏡將吳弘的表弟舒天調進地委工作,不久安排成為自己的秘書,同時認識了舒天的姐姐舒暢,面對漂亮的美女,朱懷鏡又不免心猿意馬,總找機會與舒暢接近。而舒暢的丈夫賀佑成則藉機親近朱懷鏡,在社會上謊稱是他的表弟,詐騙他人30萬元錢,朱懷鏡因此被舉報收受賄賂,荊都市紀委派陸天一帶隊調查,事情真相大白后,朱懷鏡指示執法部門以詐騙罪將賀佑成入刑。

幾乎是一夜之間,梅次當地著名的私營企業家吳飛被抓一事就傳開了。吳飛的案子錯綜複雜,牽扯的眾多幹部都在暗自不安。繆明取得朱懷鏡的支持,表示將此案一查到底,絕不姑息任何人。朱懷鏡勸服妻子陳梅香隨他調任梅次,繆明主持任命陳梅香為地區財政局副局長。吳飛的案子還在審理過程中,朱懷境一邊安排裝修地委分配的房子,一邊不動聲色地研判吳飛案在梅次的社會影響。這邊房子裝修好后,朱懷鏡一家人搬家,開始了居家生活。那邊還沒等吳飛案審出個眉目,梅次地委拼力爭取幾年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終於定下來了。朱懷鏡受命代表梅次地委進京向有關部門和領導表示感謝。到北京后,為了提升到正職書記位置,經吳弘指點,朱懷鏡拜訪了提撥過荊都市委書記王莽之的李老部長。隨後,又宴請結交了神通廣大的民營企業家胡越昆。朱懷鏡從北京回到荊都后,王莽之馬上單獨接見,並把頭上戴着的禮帽取下來送給他,因這一舉動,社會上迅速流傳起他馬上要當地委書記的小道消息。

不久傳聞變成現實,王莽之親赴梅次,梅次地委班子正式調整了。朱懷鏡升任梅次地委書記,繆明調回荊都任市政府秘書長,陸天一調荊都市紀委任常務副書記。王莽之囑咐朱懷鏡要快辦快結吳飛案,親自抓高速公路項目招標。隨後王小莽就打着父親王莽之的旗號,來找朱懷鏡要求關照高速公路項目招標,朱懷鏡不由警覺起來。就在這期間,吳飛開口供出王小莽參與非法行為,牽扯到王莽之。還沒等朱懷鏡想好對策,吳飛在關押地被人槍殺滅口。朱懷鏡思忖再三,決定採取電視直播公開招標的方式,王小莽公司出局了。不久,陸天一被「兩規」,王莽之被調走,在北京任了個閑職。朱懷鏡剛鬆了口氣,正被調查的尹正東就供出曾賄賂朱懷鏡10萬元一事。朱懷鏡拿出保存的銀行匯款單據,證明自己早將賄金捐給慈善機構。就在朱懷鏡想要深挖吳飛案的時候,接連接到匿名電話,威脅他不要再碰吳飛案,甚至拿陳梅香收受貂皮大衣的事要挾他妥協。朱懷境意識到,吳飛案與陸天一、王莽之等人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若是把吳飛案徹底抖出來,王小莽的尾巴就會露出來,王莽之就完了,各地市和有關廳局也會有人要被帶出來。朱懷鏡在官場的口碑也就完了。而陳梅香受賄一事,朱懷鏡決定過了年就送她去紀委自首,沒了後顧之憂,他要和王莽之一派斗到底。大年三十,朱懷鏡帶人去荊山寺上香,本想初一燒頭柱香,卻聽聞王莽之已預訂燒頭柱香,只好作罷。大年初一一早,卻傳來王莽之翻車掉下山溝身亡的消息。

人物簡介

藝術特色

官本位傳統與政治生態的展覽性呈現

《梅次故事》中,朱懷鏡初到梅次地區任地委副書記,多年不見的大學同學高前上門拜訪,一方面對朱懷鏡的仕途艷羨不已,另一方面以一種「滿不在乎」的語氣強調自己是總會計師,「其實是想讓人家知道,他好歹也是副處級幹部了。」而朱懷鏡在儘力做出對老同學親切以待的姿態的同時,內心已經不大看得起這位刻意強調自己身份的知識分子了。換句話說,如果高前純粹敘同窗之誼,朱懷鏡自會以誠相待;但當高前強調自己的副處級身份,意味着二人已經代入了官場序列的角色感,尊卑自然已經區分開來。在王躍文看來,即便現代社會的分工細化已經足以讓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分子發揮各自所長,但無論他們在個人專業領域取得如何的成就,終究還有把官場的衡量標尺。正是基於這種全民的官本位意識,王躍文的官場小說首先吸引讀者的便是當今中國的政治生態與官場世相。王躍文在《梅次故事》一書開頭寫道:「這年頭,誰不相信謠言才是傻瓜。很多真實的故事,都從謠言開篇。謠言總是不幸應驗,這很讓梅次地區的百姓長見識。」謠言也好,故事也罷,謠言是官場的謠言,故事也是官場的故事,這個看似漫不經心的開頭其實不乏深意:一者,在中國,人人關注官場;二者,這種關注多是一種聽故事的心態。

民本主義與理想人格的糾結性建構

《梅次故事》的核心內容主要集中在以對官場生態的描摹,主人公朱懷鏡所承擔的角色是作為各種官場世相的聚焦。即便朱懷鏡的官場沉浮也許能給細心的讀者某種人生的警示,但這都不是小說主要呈現的意義網絡。也正因為此,王躍文還沒有試圖去建構他心目中的理想官員人格。朱懷鏡顯然不是:無論是他把下級官員的賄賂存入希望工程捐款賬戶,還是拒絕把高速公路工程作為人情送給市委書記王莽之的兒子,根本原因還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在大多數方面,他跟其他文學作品中所呈現的官員形象並無實質性的區別,搞面子工程,送禮跑官,交往情人,接受企業家為其裝修住房等等,都不是一個理想官員的所為。一方面在老百姓的意識中,似乎貪與色已經成為官員的通病,另一方面為主人公設計兩三個情人角色會使小說更具商業價值。這些在王躍文的《梅次故事》中也不能免俗。

知識分子立場與官場倫理的批判性揭示

王躍文塑造的主人公朱懷鏡在骨子裡是個知識分子,因追求官場升遷而喪失個體人格。王躍文通過呈現知識分子在官場起伏的圖景來揭示和批判以權力為導向的官場倫理。在以權力為導向的當代官場倫理中,人與人之間無法存在正常交往的平等關係,普通人之間存在的倫理關係一到權力場中就被異化。《梅次故事》中朱懷鏡通過各種渠道終於接近了市委書記王莽之。當他第一次在王莽之辦公會單獨會面的時候,王莽之拍了拍他的膝蓋,「朱懷鏡只覺得有團溫熱而圓潤的東西,從膝蓋往上滾向胸口,幾乎是一種戀愛的感覺。」王躍文繼續寫道:「他突然覺得自己就像個孩子,在王莽之身上體會到了一種慈父般的溫暖。他心頭一熱,卻又暗自感到一種不能與人言說的難堪。」既有「戀愛的感覺」,又有「慈父般的溫暖」,這近乎宗教般的感受真是當代官場書寫中極為精彩的一筆,王躍文傳神地抓住了主人公身處官場倫理中的心理狀態:原本上下級只是工作中的一種分工不同而已,但朱懷鏡的心中,基於平等的同事關係被想象為父子關係,無非是因為王莽之身上的權力能為其帶來仕途上的幫助。這種倫理關係全面異化的表現就是在官場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作品影響

《國畫》的續集《梅次故事》出版后,印數達到20萬冊,一時人們爭相傳閱。有人稱之為「官場必讀」。一些曾經官場的人甚至說,如果早讀《國畫》和《梅次故事》,自己在官場一定不會走那麼多彎路,也許早就官運亨通。有些官場中人甚至將王躍文的小說當作官場應酬的禮物,買來送給自己的上級。對此現象,王躍文甚感悲哀。他認為,這隻能反映中國這個特定社會裡「官本位」的文化傳統。幾千年來官大於民,官大於社會。這也許恰恰是中國社會長久以來難以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什麼時候官場不那麼被人關注,在民眾的生活中不再佔有那麼重要的地位,將是一件大好事。《國畫》和《梅次故事》的出版,一方面給王躍文帶來巨大聲譽,另一方面也使他在政府機關里的工作遭遇尷尬。2000年秋天,王躍文被分流下崗。當時就有人調侃說,這次機構改革取得了兩大成就,撤消了一個省財辦,分流了一個王躍文。

作品評價

《六朝松隨筆文庫——開卷余懷》書中評論到:《梅次故事》雖然不乏妙語、佳筆和巧思,但就總體而言,讓《國畫》的主人公朱懷鏡到梅次去充當「反腐敗」先鋒官的構思,是徹底失敗的。續篇中的朱君形象蒼白,行為做作,甚至觀念教條,人物性格在邏輯性上是嚴重割裂的,而且前後兩書在情節上也缺乏應有的呼應和關照,形象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幽默性也較前書欠缺。

《晚清以來中國「社會啟蒙」文學思潮史》書中評論到:《梅次故事》以較高的審美特質和較強的現實穿透力,在不同程度上豐富了新世紀「官場小說」的樣本庫,更與現實層面的反腐倡廉形成有效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