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人(古代印第安種族之一,曾創造瑪雅文明)

瑪雅人(Maya 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族,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瑪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生活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曾發展出著名的瑪雅文明並盛極一時,瑪雅人的民族語言是瑪雅語。

瑪雅人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一批定居的玉米種植人製造了技術嫻熟的陶器和石器,他們不斷將沼澤地的水排出並建造灌溉系統,定居后逐漸發展出房屋、金字塔和城市,從公元前15年延續到公元1597年。公元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半島,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人所建立的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消失殆盡。

在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瑪雅人曾創造西半球最偉大的文明之一。隨着18世紀西方啟蒙運動開展,瑪雅西部的帕倫克被發現,瑪雅人創造的古帝國和新帝國的歷史;瑪雅人關於羽蛇神、玉米神的宗教信仰;瑪雅人精美的象形文字;上中下界的宇宙觀;獨特的天文曆法以及令人擔憂的“瑪雅預言”開始在有識之士和諸多學者之間激起反響,瑪雅人曾經創造的輝煌讓人驚嘆不已,人們才開始系統展開對其文明遺存的研究。據估計,在21世紀初,有 700 萬瑪雅人仍居住在該地區,當代瑪雅人的大多人口居住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的西部,以及墨西哥尤卡坦州、坎佩切州、金塔納羅奧州、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他們包含許多不同的人口、社會和種族群體,有自己特殊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特徵。

族名詞源

公元1502年,哥倫布在當地的市場上發現一種製作精美的來自“瑪雅”的陶盆,從此,“瑪雅”這個名字第一次傳入歐洲。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半島,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當時尤卡坦半島上有三個強大的城邦,其中之一叫瑪雅潘(Mayapán),它曾一度是尤卡坦北部最具有政治主導力的中心。西班牙人在征服尤卡坦半島的過程之中,把瑪雅潘這個城邦的威名加在整個瑪雅地區並將該地區土著稱為“瑪雅人”。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人所建立的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消失殆盡。在歷史上,瑪雅一詞並沒有被當地土著居民自己使用,直到18世紀啟蒙運動開展,瑪雅西部的帕倫克被發現,雄奇的建築、精美的象形文字,在有識之士和諸多學者之間激起反響,瑪雅人曾經創造的輝煌讓人驚嘆不已,人們才開始系統展開對其建築、文字、天文曆法等文明遺存的研究。“瑪雅人”作為一個集體稱號,包括為該地區貢獻某種程度的文化和語言遺產的人。

瑪雅地區的歷史可以根據考古材料按照時間的歷史分期定為前古典形成時期(從公元前15年到公元292年)、古典時期(從公元292年到公元900年)、后古典時期(從公元900年到1527年)。也可以根據地理髮展的分佈分為古帝國和新帝國,其中古帝國覆蓋了尤卡坦半島的所有部分,包括北部和南部,但新帝國僅限於半島北部,除了伊察人在很晚(公元15世紀中葉)才重新佔領佩滕伊察湖周圍的地區。

歷史沿革

種族起源

瑪雅人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在伯利茲,魁羅遺址的發掘“顯示出一個從公元前兩千年早期開始的形成時期文化遺迹的很長連續發展階段”。一批定居的玉米種植人製造了技術嫻熟的陶器和石器,建築了表面抹着灰泥的低台基以支持容易毀壞的上部房屋結構——而所有這些建築形式又都為形成時期中晚階段的瑪雅傳統所繼承。

數個世紀以來,他們不斷將沼澤地的水排出並建造起灌溉系統,從而成了頗有成就的農民。在早期,即從公元前 300 年至公元 300 年他們在危地馬拉、伯利茲城( 洪都拉斯首都 ) 和尤卡坦等地區修建了很多城市,在尤卡坦的吉比爾查爾屯主遺址則發現了從公元前一千多年,一直延續到尤卡坦被征服以後時期的完整的陶器系統。此外,他們的城市還有着很多神廟金字塔,設防的宮殿,數個市場、工場作坊以及生活住宅區等。

古帝國

古帝國的歷史可分為三個主要時期:早期、中期和偉大時期。

古帝國早期

古帝國早期可以認為是從公元320年(同時代最早的日期,瑪雅8.14.3.1.12年),或在早三年的公元317年開始,那是瑪雅時代整數紀年的起點(瑪雅8.14.0.0.0年),並於公元633年結束(瑪雅9.10.0.0.0年),存在三個世紀略多一些。在公元317年之前的幾個世紀里,瑪雅人一直在積累文化經驗,直到最終能雕刻出第一塊石碑。萊頓牌和瓦哈克通的9號石碑是有力的考古事實,因此公元317年(瑪雅8.14.0.0.0年)被選為古帝國正式開始的日期。

古帝國中期

古帝國中期開始於公元633年(瑪雅9.10.0.0.0年),結束於公元731年(瑪雅9.15.0.0.0年),不到100年。在這個時期,瑪雅人鞏固了他們在早期取得的廣闊領土和文化成果,並在為偉大時期的到來做準備。

古帝國偉大時期

古帝國偉大時期持續大約兩個半世紀,始於公元731年(瑪雅9.15.0.0.0年),結束於公元987年(瑪雅10.8.0.0.0年)。在古帝國最後一個時期前三分之二的時間裡,古瑪雅人達到了超越前哥倫布時代美洲任何其他民族的美學高度,事實上,也從未被後來的瑪雅人超越。后三分之一的時間,則是一個頹廢和衰落的時期。

新帝國

新帝國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普克時期(或瑪雅文藝復興時期,即所謂的瑪雅潘聯盟),從公元987年到公元1194年(新帝國一期);墨西哥時期(或瑪雅潘上升時期),從公元1194年到公元1441年(新帝國二期);衰落時期,從公元1441年到公元1697年(新帝國三期)。

新帝國普克時期

新帝國普克時期,可以視為真正的瑪雅文藝復興。隨着公元10世紀來自西南部新鮮血液的到來,新的領導者引入了新的宗教、新的習俗、新的建築、新的生活,並組成了一個政治聯盟,即瑪雅潘聯盟,使尤卡坦北部瑪雅人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文化高度。

新帝國墨西哥時期

新帝國墨西哥時期,是瑪雅潘的崛起和瑪雅文明的衰落時期。公元1441年,由於科庫姆王朝的暴政變本加厲,當時居住在瑪雅潘的修家族首領和其他瑪雅首領聯合起來攻擊瑪雅潘,殺死了科庫姆的君主和他所有的兒子。在這場戰爭大獲全勝后,勝利者撤退到各自的城、鎮、村,隨着瑪雅潘的覆滅,半島北部所有中央集權的城邦都崩潰了,隨之而來的是徹底的政治瓦解。尤卡坦半島分裂成二十來個小的領地,他們陷入了無休止的戰爭,整個地區陷入政治混亂。

新帝國瓦解時期

瑪雅潘覆滅后,所有較大的城市都被遺棄了。被殺的科庫姆統治者唯一倖存的兒子聚集了周圍的殘餘民眾,在索圖塔附近的提伯隆建立了他的統治,他們稱為馬尼,瑪雅語的意思是“已經成為過去”。西班牙人在公元1540年成功征服了尤卡坦,瑪雅人之間的歷史積怨完全阻礙了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西班牙人。內戰導致的疲憊不堪以及很多主要土著家族的背叛(尤其是修家族、契爾家族和佩奇家族),他們從一開始就對白人侵略者很友好,飢荒、颶風、瘟疫等各種災難使過去百年間尤卡坦半島交替肆虐,新帝國的瑪雅人無法抵擋裝備精良的西班牙人,最終不得不屈服於侵略者更強大的力量。

人口與分佈

瑪雅文明屬於中美洲文化區域,該區域覆蓋了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古代瑪雅人居住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北部有尤卡坦半島伸入加勒比海,南部是山地,包括墨西哥的恰帕斯地區、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等行政區域,西南部有着綿長的太平洋海岸線。人們一般把南部山區和北部低平地帶分別稱為瑪雅高地和瑪雅低地,而瑪雅一詞,實際是外界對於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眾多小族群如尤卡坦人、伊碟人、沖塔爾人、邱爾提人、峻齊爾人、策塔爾人、瑪姆人、克曲人、卡克曲克兒人、卒突黑兒人、辛卡人、皮皮兒人、泊可姆、科可曲人等的總稱。

其中前四個族群的分布區域主要在瑪雅低地,尤卡坦人居住在北部半島,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由一片廣闊的平原形成,山地很少,海岸線也很低。伊碟人、沖塔爾人和邱爾提人(今邱爾人)分佈在半島以南的瑪雅低地,剩下的所有族群都散布在靠近太平洋沿岸的山地之中,因交通不便而缺少互相之間以及與低地瑪雅人之間的交流。瑪雅人與鄰近的許多文化存在多樣的交流,包括奧爾梅克,米斯特克(Mixtecs),特奧蒂瓦坎,阿茲特克等。

現代瑪雅人目前主要分佈在危地馬拉和墨西哥東南方的尤卡坦、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另外,貝里斯、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南部也有些許瑪雅人。

階級體系

瑪雅人有着一套階級體系,分為貴族(Almehenob)、祭司(Ankinob)、平民(Ah chembal)、奴隸(Ppencatob)。

宗教信仰

瑪雅人的宗教屬多神教,瑪雅神靈的數量之多幾乎無法全部列出,然而大部分神靈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只有為數不多的神靈具有較為廣大的神力。瑪雅宗教具有二元論傾向,在他們的萬神殿里有明確的善惡之分,好神和惡神共同左右他們的生活。好神,如雨神、蛇神,帶來雷電、降雨、豐收;惡神,如死神、戰神,則會帶來死亡和毀滅。瑪雅人深信他們的一切禍福都取決於神的情緒和力量,這也是祭祀、廟宇在瑪雅社會生活中佔據如此重要地位的一個原因。

最初的瑪雅宗教是一種簡單的自然崇拜,是將那些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塑造古瑪雅人生活的自然力量人格化:太陽、月亮、雨、閃電、風、山、平原、森林、河流,還有險灘。這些圍繞在古瑪雅人身邊的自然力量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游牧生活的背景。除了崇拜人神外,瑪雅人還崇拜動物神及人和動物的合體神。瑪雅人將人、動物和神靈以特有的雙重靈魂的形式互為融合,也就是說每個人在自己的靈魂外還具有一個與動物或自然力緊密結合的靈魂,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即是以動物為化身的。

羽蛇神

羽蛇神的名字叫庫庫爾坎(Kukulcan),是瑪雅人心目中帶來雨季,與播種、收穫、五穀豐登有關的神祇。事實上,它是一個舶來品,是在托爾特克(Toltec)人統治瑪雅城時帶來的北方神祇。按照傳說,羽蛇神主宰着晨星、發明了書籍、立法,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玉米。羽蛇神還代表着死亡和重生,是祭司們的保護神。羽蛇神與雨季同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之一。

雨神

雨神恰克(Chaac或Chac,古瑪雅語:Chaahk)也是仁慈的神,永遠是人類的朋友,與創造和生命聯繫在一起。恰克既是一個神,也是多個神。四個恰克是代表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顏色各有不同:東方為紅色、北方為白色、西方為黑色、南方為黃色。對於種植玉米的普通瑪雅農民來說,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玉米地,因此雨神恰克十分重要,在整個瑪雅地區都能找到帶有捲曲的長鼻子的面具飾板,尤其是在新帝國建築中,面具所表現的形象很可能就是雨神恰克的頭。

玉米神 

排列第三的神是玉米神,即農業神,尤姆·卡克斯(Yum Kaax)總是被描繪成一個年輕人,有時候會用一個玉米穗作為頭飾。這個玉米穗偶爾會出現在克安日的銘文中,而在古抄本中,這個穗就是玉米的象徵。克安日這一天的守護神正是玉米神。在古抄本描繪的所有神靈中,這個年輕玉米神頭部形象的加工是最多的,后縮凹陷的前額是他最明顯的特徵,他的象形文字名刻在自己頭上,頂端貼着高度標誌化的玉米穗,周圍繞着一些葉子。

死亡之神

根據古瑪雅人對死亡的過度恐懼,排列第四的神是死亡之神阿·普切。他的形象全部與死亡有關。他的頭部是一個骷髏,身上是光禿禿的肋骨和帶着棘突的脊椎骨,身體 279 有肉的地方全部都腫脹着並標記着一些黑色圓圈,表明這是身體腐爛導致的發黑。死亡之神的服飾總是帶有銅鈴飾物,有時固定在頭髮上或綁在前臂和腿上,但更多的時候被固定在一個像硬褶子的衣領上。

語言文字

語言

由於尤卡坦半島在地理位置上與瑪雅其他地區相對隔離,所以從考古發現來看它的方言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南部綿延的山脈成為語言交流的阻隔,也正是這些山脈讓瑪雅的方言各具特色。不過,受 10 世紀時北部尤卡坦的墨西哥入侵者 (那烏亞特爾語)和危地馬拉高地方言的影響,瑪雅語言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正。此後,在四個世紀西班牙統治時期,瑪雅人與在尤卡坦的西班牙人保持着密切的聯繫,並深受其語言的影響,不僅在詞彙的使用上與西班牙語有頗多類似之處,而且在詞典編纂法、語言形態、語音、語法等方面都和西班牙語有相同之處。

文字

瑪雅人在公元前後獨立地發展出了一套精緻的書寫體系一一象形文字。瑪雅人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他們在公元初期,創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種文字之一。瑪雅文字是一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諧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既有象形,也有會意,也有形聲,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

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第一塊記載着日期的石碑是公元 292 年在提卡爾發現的,在五世紀中葉,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瑪雅文字循着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

現在已知的瑪雅文字有 850 多個,其中已有四分之一左右被語文學家解譯了出來。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以及神祗的名稱。從目前發現的瑪雅象形文字來看,他們被刻在石碑和廟宇、墓室的牆壁上,或是被雕在玉器和貝殼上,或是被書寫描繪在陶器、榕樹內皮和糅制過的鹿皮上。

民俗文化

宇宙觀

在瑪雅人的觀念中,宇宙是由水平空間和垂直空間相互結合所構成的複雜空間模型。其中,垂直空間被分成三大領界,即: 上界、中界和下界。

天文曆法

瑪雅人擁有一套精準而複雜的曆法,他們的曆法有三種,分別是祭祀歷專名表達法、太陽年民用歷表達法、長期累積計日數表達法,三種曆法并行不悖,相互補充,準確精密。

卓爾金歷

卓爾金歷(Tzolkin)是瑪雅260 天的宗教祭祀歷,這種日期決定了每個人宗教儀式生活的模式。古代瑪雅人把他在卓爾金歷出生的那一天看作是他的生日,而且把掌管那一天的神靈看作是他的保護神。卓爾金歷把一年看成是 260 天的循環周期,260 天不分月,順序用20 個專名,用1~13 順序與這 20 個專名互相循環匹配,完成一次循環正好是260 天。

太陽曆 

瑪雅人的民用年曆就是“太陽曆”,也叫作“哈布歷”(Haab’)。由每月二十天的十八個月,加上年末五個被稱為“Wayeb”的“無名日”所組成。哈布歷在大約公元前550年左右某個冬至首次開始使用,它是農民曆的基礎,每個月的月名是以季節及農作事件作為命名的依據。如第十三個月Mak指的是雨季結束、第十四個月K’ank’in意為秋天成熟的作物等。

長計歷 

長計歷(Long Count)使用數列表示,普通的曆法周期只能區別18980天以內的日期,約小於52個太陽年,大約每個人在有生之年中會重複一次這個周期。長計歷作為更精鍊的計日方法能準確紀錄個人的歷史。大致上是以20為基數,是為了能單獨計算所有天數而建立的。在瑪雅語中日數的單位稱為k’in,而20個k’in稱為winal(或uinal),18個winal為一個tun,20個tun稱為k’atun,20個k’atun為一個b’ak’tun(而再更高位,但極少被使用的四個單位依序為Pictun、Calabtun、Kinchiltun以及Alautun)。

瑪雅預言

瑪雅人對“世界時代”有一套自己的認知,他們認為造物主一開始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紀神創造了動物,第二紀用泥土造人,第三紀用木頭造人,第四紀用玉米造人。但前三紀都沒有成功,第二紀毀於自我的崩潰,第三紀毀於雨水,而人類所處的第四世界是被成功創造出來的。根據瑪雅長紀曆,當今的第四世界會在13伯克盾,也就是瑪雅日13.0.0.0.0,公曆2012年12月21日時結束,即完成了5125.37年的一個輪迴,長曆法於是重新開始從“零天”計算,又開始一個新的輪迴。

瑪雅人曾經遺傳下來了一本手卷,也就是“德雷斯頓抄本”。在“德雷斯頓抄本”的最後一頁,有關於2012年世界末日場景的描述。該場景設想一場洪水將毀滅整個世界。瑪雅預言經史書記載,在世界末日的一天,是一場氣候劇變,有千萬條鱷魚向大地吐水,即是一場自然災害。1966年,邁克爾·D·科在《瑪雅》(The Maya)中表示“有一種說法認為世界末日會吞噬一切墮落的民族,一切都會在13伯克盾的最後一天誕生。我們現在的宇宙將會被毀滅,長紀曆的大周期會完成。”

但科學家們認為,這種世界末日的假想不能看作是一種預言,首先瑪雅曆法並沒有結束於2012年,因此瑪雅人自己也沒有把這一年當作是世界的末日。不過,2012年12月21日(冬至)肯定是瑪雅人的一個重要日子。美國科爾蓋特大學考古天文學家安東尼·阿維尼表示,“在瑪雅曆法中,1872000天算是一個輪迴,即5125.37年。”在阿維尼看來,瑪雅預言中關於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說法是一種被誤解的說法,那一天是瑪雅曆法中重新計時的“零天”,表示一個輪迴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而並非指世界末日。

藝術

建築

瑪雅人建造了大量石頭建築,石灰石是他們的主要建築材料,其硬度較低,便於加工。瑪雅人在平台上構造建築物,用規整的石塊裝飾平台表面,建築的楣梁、正面以及石柱上刻有淺浮雕和瑪雅象形文字。

瑪雅文化發展到後期又出現了一批新的城市建築,這時的建築特點是城市建築群規模宏大,包括金字塔、總督府、修女宮等,建築造型優美,雕刻精緻,比如總督府的建築上有鑲嵌了浮雕圖案的華美牆飾,長 98 米,高 3 米多,巧妙使用突拱造型,裝飾有上千塊碎石鑲嵌而成的幾何圖案,上面刻有 150 個雨神頭像,讓人眼花繚亂,是瑪雅建築中最壯觀的單體建築。

瑪雅人最偉大的建築成就是金字塔。瑪雅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不同,一般來說不用作墳墓,而是宗教活動的場所,實際就是塔形神廟。形制上也有所區別,埃及金字塔是尖頂,瑪雅金字塔頂層是平的,有的上面還建神廟,但通常不大,兩三個房間供祭祀天神用。

在中美洲的數千年間,瑪雅人修建了不少於 10 萬座金字塔,有名的有提卡爾金字塔、特奧蒂瓦坎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瑪雅金字塔除了用於祭祀,同時也是觀測天文的絕好位置。瑪雅人觀星的精確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些金字塔,瑪雅留存至今的圖畫上,還繪有祭司在金字塔階梯頂部的房子里用交叉的十字棍仰觀天象的場面。

編織

瑪雅婦女擅長手工編織。古瑪雅人相信,編織是和神明溝通、表示敬意的方式,因此女性自幼就須學習編織。在危地馬拉的瑪雅村落,所有婦女都會做手工編織,她們大約6、7歲起跟着媽媽學習。瑪雅服飾美學講究對稱、精細、繁複、 用色大膽鮮艷,早期使用龍舌蘭的纖維於織布上,目前織品比較常用的材質多為棉、羊毛與合成纖維。編織圖像則來自神話、民間傳說或自然萬物。不同部落的瑪雅人所設計的花紋與顏色不盡相同。

壁畫

瑪雅人有悠久的壁畫傳統,在聖巴托洛(San Bartolo)發掘了豐富多彩的壁畫,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200年之間。牆壁塗上灰泥,顏色直接塗在光滑的表面上,大多數這樣的壁畫都沒有存留下來,但在Caracol,RíoAzul和Tikal挖掘出了塗有奶油色,紅色和黑色的早期經典墓葬。保存最完好的壁畫是在博南帕克(Bonampak)的系列晚古典時期畫作。

1946 年在墨西哥南部發現的“博南帕克”(Bonampak)壁畫可以說是古代世界壁畫藝術的珍貴寶藏。在高約 7 米,總長 16 米多的神廟中,有 3 個房間,每個房間的內壁上均繪有色彩斑斕的壁畫,壁畫中有貴族、儀仗隊列,以及戰爭與凱旋、懲罰俘虜、交納貢賦等場面,它大約是 8 世紀的作品,反映了瑪雅社會的歷史及風俗,這一壁畫充分展示了瑪雅人的藝術才賦。

石雕

瑪雅石雕是從雕刻木材的傳統演變而來的,瑪雅石碑廣泛存在於城市遺址中,如帕倫克和彼德拉斯內格拉斯(Piedras Negras)的石灰石浮雕板。在Yaxchilan,Dos Pilas,Copán和其他地方,石頭樓梯都裝飾着雕塑。燧石和黑曜石都是瑪雅文化中的重要的材料,燧石是古代瑪雅人生產的最好的石質人工製品之一。大型黑曜石雕塑製品的長度可超過30厘米,它們通常描繪與瑪雅宗教相關的人物、動物和幾何樣式,而燧石則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如月牙,十字架,蛇和蠍子等。

發展現狀

危地馬拉種族滅絕

危地馬拉的人口組成中,有40%以上屬於瑪雅人,是該國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20世紀末,由於內戰、經濟開發等因素,瑪雅人被軍政府屠殺、虐殺、滅村、被迫遷離等慘況層出不窮。

1950年,危地馬拉總統哈科沃·阿本斯上任,實行土地改革,向大地主徵收土地,試圖解決土地不均的問題。但此舉引發大量收購土地的美國聯合果品公司不滿,最後,阿本斯政府在美國外交部以反共為名的煽動下被推翻,阿本斯流亡海外,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馬斯成為新的獨裁者,並完全廢除先前阿本斯政府所作的改革。至此,農民組織武裝游擊隊反對軍政府,危地馬拉陷入長達36年的內戰。

由於瑪雅人多居於深山或叢林,而這些地方常被游擊隊盤據,軍方就認為原住民藏匿游擊隊,展開報復行動,藉機逮捕原住民,先嚴刑拷打后,再予以殺害。瑪雅滅族事件因而不斷上演,許多村落幾乎被夷為平地。此外,婦女遭強暴、虐殺等情況也屢見不鮮,危地馬拉戰後歷史清查委員會統計,危地馬拉內戰期間發生的類似案例就有1,465起,受害者逾10萬人,近九成是原住民瑪雅凱克奇族(Mayan Q’eqchi’)女性。

1983年起,危地馬拉政府逐步減少迫害原住民,國家重啟民主化,並於1985年重新舉行總統大選,但全國人民貧富不均的現象依然顯著,如今在危地馬拉的瑪雅人仍多屬於經濟弱勢。

 薩帕塔運動

薩帕塔運動是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原住民起義運動。此運動“響起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

1994年1月1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當天,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爆發了以維護當地印第安人利益為目標的“薩帕塔運動”,他們的軍隊稱為“薩帕塔民族解放軍”。恰帕斯洲地處墨西哥東南一隅,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且地理位置優越,是進入中美洲與南美洲的通道。州境內人口多數是鄉村的貧農、且至少1/3明顯為瑪雅後裔,而西班牙語在郊區並不流行,當地有40%人口營養不良,是全國最高。儘管墨西哥政府進行土地改革,大多數當地原住民仍沒有土地耕作,貧窮和飢餓,終於引發革命。

自稱該運動領導人的副司令馬科斯指揮民軍佔據恰帕斯州許多主要城市,震驚墨西哥當局,迫使政府不得不正視其訴求。後來,儘管解放軍與政府簽訂和平協議,當地原住民生活卻沒有獲得改善,導致解放軍繼續暴動、佔領城市。目前的局勢平靜又緊張,在32個由薩帕塔民族解放軍控制的城鎮尤為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