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貂(鼬科貂屬動物)

石貂(學名:Martes foina),別名櫸(jǔ)貂、狸狐、岩貂等,鼬科貂屬動物。石貂體長45-50厘米,體重1-3千克。耳短且圓,喉胸部有明顯“V”字形或不規則的白色斑塊,也有的略帶棕色的斑點。其體軀粗壯,毛色單一,體背、體側深褐色,背中部針毛聚集,色調略暗,腹部淡褐色,四肢黑褐色。尾毛蓬鬆,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呈黑褐色。

石貂廣泛分佈於亞歐大陸,北至丹麥,西至西班牙,南至意大利(克里特島、羅德島和科孚島,東至蒙古和馬來群島。在中國主要分佈於西北、華北、西南等地區。石貂棲息于山地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等多種生境中。夏季會出現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

2015年,石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中,等級為無危(LC)。2021年,石貂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形態特徵

外部形態

石貂體長45-50厘米,體重1-3千克。耳短且圓,耳緣白色;頭部淡灰褐色,喉胸部有明顯“V”字形或不規則的白色斑塊,也有的略帶棕色的斑點。其體軀粗壯,毛色單一,底絨潔白,體背、體側深褐色,背中部針毛聚集,色調略暗,腹部淡褐色,四肢黑褐色。四肢短粗,後肢略長於前肢,具5趾,趾短,微具蹼,腳下有毛,掌、趾墊裸露,掌墊3枚,趾墊5枚,爪細且彎曲,尖部較銳。其尾長25-30厘米,尾毛蓬鬆,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呈黑褐色。

夏季,石貂的毛色顯灰,底絨沾黃,喉斑淡黃色,冬季,其毛長且密,呈灰褐色。石貂會從4月底開始換毛,新換的針毛較稀疏,可清晰見到灰白色絨毛,一般9月下旬結束換毛,換毛順序為頭、背、尾、體側、四肢內側、腹部、鼠鼷部。

解剖學特徵

石貂的頭骨顱形狹長,額骨低平,鼻骨狹長,中央略低凹,吻部短。齒式為3.1.4.1/3.1.4.2=38,上門齒排成圓拱形,齒形呈刀刃狀向外彎曲,下門齒排列前後不齊,第二下門齒位置略靠後。顴弓略向外擴張,眶間部寬,眶后突尖銳,顴骨突粗壯。矢狀嵴在頂骨與額骨接縫處分叉,顳嵴在頂骨末端形成較突出的彎尖。

分佈棲息

分佈範圍

石貂廣泛分佈於亞歐大陸,北至丹麥,西至西班牙,南至意大利(克里特島、羅德島和科孚島,東至蒙古和馬來群島。

在中國主要分佈於西北(青海、甘肅、寧夏、陝西)、華北(山西、河北、內蒙古)、西南(四川、西藏、雲南)等。

棲息環境

石貂棲息于山地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等多種生境中。夏季會出現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

在中國陝北地區,石貂棲息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通常在溝谷邊緣溝頭的上部、谷坡擴張較強烈的溝邊,以及溝床下切較迅速的支毛溝底等處,多有陷穴產生,有時可見串珠狀陷穴,石貂利用這些天然洞穴棲居。

在中國青海高原,石貂棲息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草原、灌叢地帶以及針葉林邊緣亂石堆裡面,或在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山岩峽谷的陡岸上,故名“岩貂”。

在瑞士、法國東北部、盧森堡和德國南部,石貂在郊區和市區較常見,經常在房子的閣樓、穀倉、車庫,甚至在汽車蓋引擎部築巢。

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石貂食性較廣,可食的生物種類較多,但主要為肉食性,以野鼠、野兔、松鼠等小型獸類以及野鴨、野鴿、麻雀等鳥類為食,也掠食蛇、蛙、鳥卵、昆蟲及家禽,有時還會採食一些野果,例如黑莓、覆盆子等,喜歡飲水。在某些地區,其在夏季還會食用蔬菜。

石貂的覓食地點常為荒溝的灌木林邊,在覓食時,會突然撲向獵物。該物種較兇猛,可以捕食比自己重很多倍的旱獺(Marmota bobak),捕食旱獺時會釋放出臭氣,然後咬住旱獺的喉嚨,直到咬死才會鬆口。其優秀的攀爬能力可以使其進入鳥類的巢穴捕食。石貂食用鳥卵時會切一個小口,把卵黃吸出來,留下一個中空的卵殼。石貂還會襲擊雞舍和兔窩,並把多餘的食物藏起來備用。當食物短缺時,它們還會食用腐肉。

節律行為

石貂白天藏匿在洞穴中,晝伏夜出,尤其在早晨和黃昏活動頻繁。但在交配季節,白天也會出來活動。

飼養條件下也是晝伏夜出,冬季比夏季早一些出來活動。

活動特點

氣候對石貂的活動有影響,如遇大風、大雪等天氣,就較少出來覓食和活動。石貂行動較敏捷,善於在洞穴陡壁上攀緣,但是在平地上奔跑的速度較慢,跑動中多輔以縱跳。活動時,尾巴會拖地,故名“掃雪”。

石貂的步態會隨着行進速度而變化:漫步時步態較蜿蜒,前足爪平行,後足爪與前足爪呈輕微角度;當其奔跑時,後足會和前足落在同一個地方。

石貂的聽覺和視覺都比較敏銳,當聽到響聲時,會立即匍匐在地上,朝着發出聲響的位置窺視、傾聽。它們的排糞地點一般較為固定。

社群行為

石貂除配偶期和哺乳期雌雄成對活動外,其他時間多為獨棲生活,成對活動時彼此分散后常回到原來地方尋找。

防禦行為

當石貂感受到威脅時,會將頭放在後腿之間,並拱起背部。其身體顏色較隱秘,使其不易被天敵發現。石貂在樹上時也較靈活,會躲在樹上和地洞里躲避威脅。其天敵主要是大型食肉動物,例如赤狐(Vulpes vulpes)、雕鴞(Bubo bubo)等。

石貂的尾部肛門附近有一臭腺,可以釋放臭氣用來迷惑強敵,當其遇到狼、狐等動物時便會釋放易使對方昏迷的氣味,然後趁機逃跑。

石貂對蜜蜂(Apis)和黃蜂(Hymenoptera)的叮咬具有免疫力,這也是一種防禦機制,使其能夠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獲得蜂蜜。

家域行為

石貂具有家域性,活動範圍約為12-211公頃。其家域大小會隨季節而變化,夏季交配時,其家域範圍會比冬季擴大。雄貂的家域變化幅度明顯大於雌貂。

穴居行為

石貂的洞穴大多築在林緣灌叢、山穀草坡、山澗溪流等附近的懸崖峭壁的基部或者亂石堆積處,一般有2-3個洞口。也有的石貂會在村莊附近。沒有固定的洞穴,有時會佔據其他中、小型動物的洞穴。

感知與溝通

石貂主要通過嗅覺進行交流,會通過氣味標記領土邊界以及進行繁殖準備。在交配季節會發出叫聲。每隻石貂的視覺和嗅覺都較為發達,在黑暗中也能發揮較大作用。

生長繁殖

求偶交配

石貂屬於季節性發情的動物,其性器官發育具有明顯的季節周期性變化,石貂的交配製度為一雄多雌制。

雄性石貂的睾丸於7月份達到最大尺寸,交配通常始於6月-8月,但受精卵要到翌年春天才會着床。主要在夜間交配,交配時還會發出叫聲。在尋找配偶時,石貂的嗅覺會發揮較大作用。在尋找未來伴侶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雌貂頸部背面有一層皮下脂肪,雄性在交配時會抓住該處。交配會持續一個小時左右。交配后,雌貂會梳理自己的毛髮。

籠養條件下,雄貂在求偶時會在籠中來回走動,煩躁不安,食慾減退,時而發出“gagaga”的叫聲,放對后,雌、雄貂均發出求偶叫聲,會互相舔舐頭部及陰部。

產崽哺育

胚泡於2月份開始發育,總妊娠時間為230-275天,胚胎的發育時間約為一個月。每胎2-6隻幼崽。初生幼崽耳朵、眼睛緊閉,胎毛稀短,呈淺灰色,喉斑毛色更淺,界限清晰,耳部、鼻部玫瑰色,經過10-12小時后毛色逐漸變暗,8日齡被毛變為暗灰色,21日齡有聽覺,27-31日齡睜眼。

雌貂負責照顧它們的幼崽,幼崽會在巢穴中被看護和保護一段時間。約2月齡斷奶,斷奶后,幼崽會跟隨雌貂學習狩獵技巧,在夏季結束時,可逐漸獨立生活。幼崽在15-27月齡可達性成熟。

在野生狀態下,石貂的壽命可達10年,平均為3年;圈養狀態下,其壽命可達18年。

物種保護

物種現狀

截至2015年,其種群數量較為穩定。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西歐和中歐的種群數量一直在增長。

致危因素

由於森林被砍伐,石貂的棲息地逐漸向人類居住地靠攏,但有時被人類視為有害物種而受到迫害。狂犬病也是威脅該物種的一個因素。在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其因為皮毛而被獵殺。

保護級別

2015年,石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中,等級為無危(LC)。

2021年,石貂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2023年,分佈在印度的石貂北方亞種(Martes foina intermedia)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三中。

保護措施

石貂被列入《伯爾尼公約》附錄三(Appendix III of the Bern Convention)。

主要價值

石貂可以消滅大量的嚙齒動物,對農、林、牧業有益,石貂還能為狐狸、貓頭鷹和野貓提供營養,還有助於森林地區種子的擴散,具有生態價值。

亞種分化

ITIS(國際分類系統)認為石貂有11個亞種:

與人類的關係

石貂的築巢會給有人居住的房屋造成滋擾,與棲息在鄉村的石貂相比,棲息在城市的個體會更多地使用建築物,而更少使用天然巢穴,並且有人居住的建築在冬天使用得更廣泛,因為其更溫暖、保溫效果更好。

物種對比

石貂與松貂(Martes martes)有時為同域分佈,二者區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