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窩遺址(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遺址)

花窩遺址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經中國社會科學院遠古研究所進行碳素分析,距今7130±120年,是豫北地區首次發現,這對填補仰韶文化以前的新時代歷史空白和探索仰韶文化的淵源,提供了示可多得的參考資料。花窩遺址在面貌上具有新鄭裴李崗和邯鄲磁山文化類型。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為研究裴李崗和磁山文化之間的關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說明豫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文化遺址有一脈相承的關係。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花窩遺址:花窩顧名思義是一個土地肥沃、景色秀麗的所在,現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城東北14公里高村鄉花窩村,相傳三千多年前,黃飛虎在鎮守淇水關(今高村橋)時,把淇水關西北二公里許的一塊風水寶地,闢為他的私人花園,他還招慕了許多種花名匠為他種植花草。這個花園集各種名貴花卉於一園,經過花匠的精心培植,一年四季鮮花盛開,馨香撲鼻,舞姿鬥豔。每當黃飛虎心情愉快時,便攜家小來這裡賞花觀景,一玩就是一天,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也到這裡擾憂解愁,消磨時光,很快這裡的花卉名揚全國,人們把這個花園叫做花窩,一直沿襲到現在。

其實,花窩遺址是一處遠遠早於殷商晚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遺址。該遺址於一九七九年三月發現,同年夏天,安陽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開發試掘,清理灰坑4個經開掘,出土器物具有獨特的風格。石器以磨製為主,打制次這,有鏟、斧、鑿、磨棒,並有少量尖狀器、刮削等細石器;陶器為手制,火候較低,質松易碎,均為紅陶,陶質分泥質和夾砂兩種,文飾有壓印紋、划紋、錐刻紋、蓖點紋等。器形有小口雙耳、三足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