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省屬公辦普通專科學校)

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Ganzhou Teachers College),於2013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同意,在原贛南教育學院的基礎上改製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涵蓋文、理、體、藝等學科的公辦全日制普通專科學校。

學校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創建的虔南師範學堂,先後整合、吸納贛州師範學校、贛南教育學院(贛南師範學院師範專科部)、贛南文藝學校、寧都師範學校(江西教育學院贛南分院)以及龍南師範學校、瑞金師範學校和興國師範學校等教育資源,2013年在原贛南教育學院的基礎上改製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改制后校名為「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官網數據顯示,學校坐落在贛州市,位於蓉江新區高校園區。學校校園佔地總面積977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建有教育實踐基地140餘個;建有10個教學系(部),設有23個專業;擁有教職工67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70餘人,專兼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200餘人;有在校生12000多名。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贛南巡道劉心源和地方士紳劉景熙等人將濂溪書院改辦「虔南師範學堂」,后易名「吉南贛寧師範學堂」。

1907年,巡道俞明震革新之,改辦初級師範簡易科,學制兩年,后又改稱「南寧師範」。

1914年,南寧師範學校由江西省教育廳接管,併入新創辦「江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

1922年,創辦縣立女子師範班。1924年秋,創辦「江西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贛縣縣立女子師範班併入其中。

1927年春,江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贛縣縣立女子師範班與江西省立第四中學三所學校合併,改稱「江西省立贛縣中學」,內設男生部、女生部,贛縣中學改校長製為委員制;11月,贛縣中學女生部獨立改為江西省立第二女子中學,分設高中師範科;贛縣中學男生部改為江西省立第三中學,並取消委員制,分設師範科。

1933年秋,江西省教育廳利用停辦的江西省立第一農業學校校舍和設備創辦「江西省立贛縣鄉村師範學校」;同年,江西省立第二女子中學改名為「江西省立贛縣女子師範學校」。

1943年,贛縣縣立中學分設簡師科。

1946年,學校簡師科,改辦「贛縣縣立簡易師範學校」。

1949年8月,贛州解放后,江西省教育廳決定將原江西省立贛縣鄉村師範、江西省立贛縣女子師範和贛縣縣立簡易師範三所學校合併,成立「江西省贛州師範學校」(簡稱贛州師範),實行校務委員制。

新中國成立后

1958年,在贛州師範的基礎上,創辦贛南師專,贛州師範成為贛南師專的中師部。

1959年冬,贛州師範(贛南師專中師部)遷至贛州市郊虎崗獨立辦學。1969年3月,受命停辦。

1973年3月,贛州地委、行署決定恢復贛州師範學校,學校擇址在沙石鎮樓梯嶺建校。

1980年,學校被列為江西省第一批辦好的重點師範。

1983年,贛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創建。

1985年,贛南教育學院更名贛南教育學院。

1997年5月,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委檢查組驗收;6月,升格為正縣級事業單位。

2000年4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贛州師範學校的基礎上設立贛南師範學院師範專科部;同年,贛南師範學院(專科部)、贛州師範學校併入(合署)贛南教育學院。

2001年,贛南教育學院從興國遷入,與贛南師範學院師範專科部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路人馬」的管理體制;年底,學校開始招收五年制學前教育大學生。

2005年,贛南教育學院獲得招收、培養全日制普通師範專科生資格。

2008年,贛南文藝學校、贛南客家藝術學校併入贛南教育學院。

2011年,寧都師範學校併入,學校從沙石鎮樓梯嶺搬遷到贛州開發區高校園區辦學。

2013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同意,在原贛南教育學院的基礎上改製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22年12月8日,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共同組建的贛州市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中文系、數學系等10個教學系(部),開設有23個專業(其中師範類10個,非師範類13個)。

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校內實踐基地52個,與贛州市各縣(市、區)建有教育實習基地164個。主編或參編出版教材(論著)30餘部。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教育實踐基地140餘個。

師資規模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在編在崗教職員工494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13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近200人,有十餘位教師分別獲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江西省師德標兵、江西省模範教師、江西省十大體育明星等稱號。同時聘任了小學、幼兒園一線教育專家為客座教授,聘請外教專家任教。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67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70餘人,專兼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200餘人。

參考資料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校內實踐基地52個,與贛州市各縣(市、區)建有教育實習基地164個。

科研資源

截至2023年5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3.80萬冊;建有超星數字圖書館,可供查閱電子圖書100餘萬冊。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承擔了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小學書法人才培養研究》課題研究任務。截至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2018年《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年傳承讀本整理與研究》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立項;省級科研項目立項78項;發表學術論文613篇;發表藝術作品171副(篇);藝術作品參加省級以上各類比賽獲獎32人次;科研成果獲省級獎項1項,獲市(廳)級獎項5項。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2019年以來,《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年傳承讀本整理與研究》課題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立項。學校教師主持省級科研項目立項1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發表藝術作品280餘幅(篇);150餘人次在國家 、省(部)級各類文學、藝術作品、體育競賽中獲獎;10項科研成果在省(部)、市級評比中獲獎。

學校榮譽

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單位」,先後榮獲江西省教育廳「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大學生法制和安全宣傳教育先進集體、江西省高校「學生公寓(宿舍)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規範管理年先進單位」。

2010年,被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廳評為教育系統「『創新發展年』先進單位」等。

截至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得全省教育系統「規範管理年」「創新發展年」活動先進集體,全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園示範學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大學生法制和安全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全省高校學生公寓(宿舍)管理先進單位、江西省最美學校,贛州市第九屆文明單位、綜治目標管理及平安贛州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校園文化

校徽

學校徽志圖案為由內外兩個同心圓里「白色雙手+藍色大樹」;雙手上方大樹中為「贛」字拼音聲母「G」變形圖案,象徵騰飛之意;藍色大樹背景狀似蘋果,意蘊百年辦學歷史,源遠流長,碩果累累;內外同心圓間,上下方分別是學校中英文名稱。

學校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學員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工佩戴的徽章底色為紅色,校名字體為金黃色;學生和學員佩戴的徽章底色為白色,校名字體為紅色。

校訓

博學篤志,弘文尚德

校歌

學校校歌為《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歌》,集體作詞、作曲。

歌詞:巍巍峰山,浩浩贛江,千載書院,濂溪首創,濂溪首創。三江八境,繪形勝,五湖四海聚英良,聚英良。博學篤志,為人師表,以陶以鑄桃李芳,博學篤志,為人師表,以陶以鑄桃李芳,行健不息,行健不息,青藍相繼當自強,青藍相繼當自強!行健不息,行健不息,青藍相繼當自強,青藍相繼當自強。

巍巍峰山,浩浩贛江,教師搖籃,聲赫名彰。江南宋城,毓靈秀,紅土赤子敢擔當,敢擔當,弘文尚德,修己樹人,如切如磋成棟樑,弘文尚德,修己樹人,如切如磋成棟樑,行健不息,行健不息,青藍相繼當自強,青藍相繼當自強!行健不息,行健不息,青藍相繼當自強,青藍相繼當自強!青藍相繼當自強。

校園環境

學校坐落在千里贛江第一城 ——贛州市,位於蓉江新區高校園區。校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建築採用後現代歐式風格並融入了贛南客家方形圍屋元素,錯落有致、高雅大氣,是江西省十大最美校園之一。校園佔地總面積977畝,現有建築面積近31萬平方米。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