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崽嶺遺址(位於湖南省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鬼崽嶺遺址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田廣洞村的陳家山西側南嶺山脈中,永明河與沱江之間,道縣、江永和江華三縣交匯的地帶,核心位置距離九疑山舜帝陵約35公里。 鬼崽嶺遺址通俗地稱為鬼崽嶺,而考古專家則將其稱為鬼崽嶺遺址。

鬼崽嶺遺址的重要景點為鬼崽嶺石像,目前鬼崽嶺石像群的數量大約為幾千尊。遺址的總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石像群的核心分布區約為150平方米。鬼崽嶺遺址作為古代的大型祭祀遺址,涵蓋了文官、武官、孕婦以及各種普通士兵的石像,其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間變化。儘管鬼崽嶺石像種類眾多,但大多數都呈坐姿,「屈腿」交叉,造型誇張,蘊含著奇特的寓意。其它看點有鬼崽井和創立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的石碑。

鬼崽嶺可能與楚南巫文化和女書文化有關,經過對現有資料以及實地調查的綜合推斷,考古專家認為鬼崽嶺及其石像最初極可能是一座巨大的祭祀「壇場」(祭壇)。然而,當地居民並不了解這些石像的建造時間,也不清楚為誰而建。

2010年8月下旬,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永州當地文物部門聯合開展了多學科合作,對鬼崽嶺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試掘。鬼崽嶺遺址於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命名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田廣洞村的陳家山西側,有一個名為櫟山的地方,山嶺之間散布著各式各樣、形態多樣、服飾各異的石俑,當地人稱之為”鬼崽崽”。這一區域核心面積約為3500平方米,分佈於地面和地下,總計發現各種石像超過萬尊。除了裸露在地表的5000尊石像外,還有大量深埋於地下,其中一些埋深超過2米。這些石像按照時代順序堆疊,朝向南方,排列有序。它們的種類極為豐富,數量甚至超過了秦始皇兵馬俑的總和。這些石人共同構築了一個神秘的世界,可謂中國考古發現的一大奇觀。這座山通俗地稱為鬼崽嶺,而考古專家則將其稱為鬼崽嶺遺址。

歷史沿革

鬼崽嶺的石像群大致分三個成形期,史前期(距今5000年前)、秦漢時期(距今5000年至2000年)、唐宋元時期。最早的一批石像在雕琢成形后,呈現出類似太湖石的形態。根據地質學的觀點,這些石像的形成至少需要一萬年的時間。

1903年,當地貢生徐詠在石碑上所著《游櫟頭水源壇神記》描繪了鬼崽嶺石像的神秘奇異。1954年,由湖南道縣的文物工作者首次發現。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一些年輕人前來這個地方進行破四舊行動,將一些分散在地面的石像聚集在一起,然後使用鐵鎚將其損壞,這些行為造成了石像的破壞。

1989年,當地居民在鬼崽嶺附近偶然發現了許多石像。當時,有村民將這些石像帶到文物部門進行鑒定。然而,由於這些石像已經遭受嚴重的風化,部分甚至面目全非,因此並沒有引起文物部門的充分重視。

2008年底,鬼崽嶺遺址才真正引起廣泛的關注。當時,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節目《科學探秘》做了專題報道。該報道指出,遺址中出土了成千上萬的石刻雕像,被認為類似於秦始皇兵馬俑的地下軍陣。2010年的考古高峰論壇上,鬼崽嶺遺址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地理環境

鬼崽嶺遺址所處位置為湖南省永州市道縣霖鋪鎮田廣洞村,田廣洞村於2016年11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鬼崽嶺遺址位於南嶺山脈中,永明河與沱江之間,道縣、江永和江華三縣交匯的地帶,這裡是萌諸嶺、九疑山、都龐嶺三座大山所夾的小盆地,核心位置距離九疑山舜帝陵約35公里。鬼崽嶺位於先秦時期楚國的領土範圍內,楚國的居民多信仰巫術,那個時代製作的石俑很可能與楚國人的巫文化有關。

重要景點

鬼崽嶺石像:文物部門的調查表明,鬼崽嶺石像是已發現的歷史最久遠的人像石雕群體之一。在該遺址中,史前期石像的製作可追溯到約5000年前,而秦漢魏晉時期的石像則距今約2000年至5000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史前期石像佔據了地表石像的約30%,數量眾多,其製作年代在國內可謂最為古老。此外,唐宋元時期也延續了石像的製作傳統。

目前鬼崽嶺石像群的數量大約為幾千尊。遺址的總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石像群的核心分布區約為150平方米。唐忠勇指出,鬼崽嶺遺址作為古代的大型祭祀遺址,涵蓋了文官、武官、孕婦以及各種普通士兵的石像,其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間變化。鬼崽嶺石像的狀態各異,有些石人的五官和身形依然清晰可見,而有些則已經模糊不清,只能隱約看出輪廓。儘管鬼崽嶺石像種類眾多,但大多數都呈坐姿,「屈腿」交叉,造型誇張,蘊含著奇特的寓意。

文化活動

經過對現有資料以及實地調查的綜合推斷,考古專家認為鬼崽嶺及其石像最初極可能是一座巨大的祭祀「壇場」(祭壇)。這個地方在史前時期被人類用於祭祀或紀念活動,上面布滿了各種石像,見證了數千年的歷史。唐忠勇指出,長期以來,這個地方被當地居民視為禁地,只有在家庭或村莊遭遇重大災禍或戰亂時,他們才會前來祭奠。然而,當地居民並不了解這些石像的建造時間,也不清楚為誰而建。

其它看點

鬼崽井:鬼崽嶺下的水池被稱為鬼崽井,池塘四周湧現出眾多泉眼,即便是在十月的乾旱季節,仍然能夠清晰地觀察到水從泥沙中噴涌而出。

石碑:石碑刻創立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當地貢生徐詠所著《游櫟頭水源壇神記》描繪了鬼蕙嶺石像的神秘奇異。碑文如下:「維天地有奇氣,故有奇水,有奇事,而土石亦間而出顯其奇。田廣洞之水源名櫟頭。林木陰翳、蒙蔽天日,夏月坐之可以避暑。有奇石自土中出,俱類人形,高則不滿三尺,小則若在數寸,千形萬狀,不可勝紀。或曰:此陰兵也。夜從山下經過,聞雞鳴而化石。故有見全身者,有半身者,有隻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樹上。余始見而嘆其數之奇焉。」 意思是天地間存在著奇特的氣息,於是就有了奇特的水源,發生奇特的事情,土石之間也顯現出其奇異。田廣洞的水源名叫櫟頭。茂密的林木投下濃蔭,遮蔽了陽光,夏季坐在這裡可以避暑。奇特的石頭從土中自然湧現,形狀各異,高的不超過三尺,小的可能只有幾寸,形態千姿百態,難以窮盡。有人說:這些石像是陰兵。夜晚從山下經過,聽到雞鳴聲就會變成石頭。因此,有的顯示出全身,有的只露出半身,有的只顯露眉目,而最奇特的石像位於樹上。我初次見到時,不禁為其奇妙之多感嘆不已。

碑文中對此的描述與現今所見相差不大,但內容仍帶有一些神秘色彩。根據碑文的標題《游櫟頭水源壇神記》,其中的”櫟頭”正好對應於古籍中的”桑櫟之社”。古籍中所稱的”櫟社”指的便是以櫟樹為家的社神。《周禮》中記載:”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之所宜木。”《左傳》中記載昭公二十九年說:”共工氏有子日勾龍,為後土…後土為社。”而鬼患嶺的”壇神”便是社神譜系中的一員,屬於土穀神系列中的社公社母。《淮南子·時則訓》中說:”江漢之所出,眾民之野,五穀之所宜。”可以說社神是主管五穀的神靈,屬於壇神譜系,在稻作文化背景下,社神祭祀變得極為重要,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社神祭祀文化。根據《游櫟頭水源壇神記》的碑文,可以確認鬼崽嶺是巫教社神祭壇,是一處古老的巫文化遺址。

開發與保護

開發

2010年8月16日至18日,由湖南省文物局和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文化局與永州市文物處共同承辦的「湘贛粵桂考古峰會暨湖南省考古學會第十一次年會」中提到了鬼崽嶺遺址。在會議的論文彙編中,包括了一篇道縣考古工作者的論文《鬼崽嶺石像地域分佈、環境特點、分期分類及價值分析》。正是這篇論文中的數據和觀點,為「湖南永州發現規模超兵馬俑古代石像群」的報道提供了基礎。8月17日,新華網首發消息:「湖南永州發現規模超兵馬俑古代石像群」。

2010年8月下旬,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永州當地文物部門聯合開展了多學科合作,對鬼崽嶺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試掘,旨在科學地探索鬼崽嶺石像群的年代、數量、內涵和性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吳順東研究員領導的「鬼崽嶺遺址考古隊」從全省範圍內調集了9名專業人員,展開了為期18天的田野調查和考古勘探工作。根據吳順東的介紹,從發掘情況來看,遺址中心區的文化堆積層次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的文化堆積集中在遺址北部的4號探溝,越靠近北部,文化堆積越密集、越複雜。而南部的3個探溝的文化堆積則相對單一。在北部的4號探溝中出土了較多的石雕像,還有一些具有唐宋風格的青瓷和釉陶,如青瓷盞、碟、盤、碗等。而其他三條探溝內僅出土了少數幾件石雕像或其他文化遺物。在對3號探溝進行考古挖掘時,還發現了一株年齡已達272年的楓香樹。從古代文獻記載的傳統民俗和民間祀典的研究,可以推測這一遺址與楓香樹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同時該構築物可能與「壇」有關。此次共出土了272件石雕像,其中絕大多數集中在北部長13米、寬4米的4號探溝內。根據這個探溝出土石雕像的密度以及地表上可見的石雕像,目前鬼崽嶺石像群的數量大約為幾千尊。遺址的總面積約為200平方米,石像群的核心分布區約為150平方米。

9月9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湖南永州鬼崽嶺遺址專家研討會。會議特邀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歷史所、民族所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單位的考古、歷史和民族學領域的專家。在充分了解了鬼崽嶺遺址的具體調查和發掘情況后,專家們一致堅持了科學的學術態度。

保護

2010年8月,鬼崽嶺石像群在新聞媒體的報道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對這些分散在野外的石像群的保護提出了威脅。專家建議應儘快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加強遺址的安全防範,加強日常巡查和監控,確保石刻和遺址的安全。

鬼崽嶺遺址於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化

楚南巫文化

巫文化是我國最早的宗教文化形式之一,湘南巫教屬於梅山巫文化體系。古籍《國語·楚語》中提到:”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智能上下比義,聖能光遠宣朗,明能照之,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日觀,在女日巫。”巫風作為宗教儀式,起源於原始社會後期,因人們無法對抗自然災害,將自然物體崇奉為神,認為神支配著人類命運。巫教祭祀儀式表達對神的尊敬,通過巫術與神溝通,祈求神的庇佑,如風調雨順、長壽健康、繁衍昌盛、避災祥和等願望,巫風逐漸發展。在古代荊楚地區,巫風持續繁榮,尤其在湘南地區更為顯著。永州道縣保留著原始巫教的痕迹,田廣洞村和何淵村仍保留著”請神”和”敬神”的習俗。

道縣地區自古以來就盛行著巫風,對鬼神的崇拜和敬畏源遠流長。柳宗元在《道州毀鼻亭神記》中提到了”楚俗之尚鬼”。根據《道州志》的記載,道縣居民信仰巫術,崇拜鬼神,存在許多淫祀的風俗。在生病時,他們求神而不求醫,經常請巫婆來吹角念咒、敲鑼送鬼,拜神祈求保佑。他們相信病癒則歸功於巫術,不愈則歸咎於命運。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就像《禮記·祭法》所說的:”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日神。”古代原始人群普遍持有有神論觀念,而這正是巫教文化的根基。

女書

永州市文物管理處在對文物評估中指出,鬼崽嶺位於女書核心傳承區,存有多處石雕人像,具備古代女神特質,這些石雕與女書文化現象可能存在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