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大慶市境內公辦全日制高校)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八一農大」(HBAU),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區新風路5號,主管部門為黑龍江省教育廳,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學校始建於1958年,隸屬國家農墾部,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裴德鎮,後於1973年劃歸黑龍江省人民政府,2003年整體遷入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2019年獲批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校,2020年獲批黑龍江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和黑龍江省課程思政建設示範高校。

截止2023年11月,學校有校區1個,總佔地132.5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8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4.90億元。建有12個本科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涉及7個學科門類,建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建有53個本科專業。學校有教職工1465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300餘人,各類在校研究生近2200人,學校依法對符合條件者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歷史沿革

應運而生(1958-1965)

1947年,毛澤東主席號召「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拉開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序幕。為滿足黑龍江墾區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需要,時任農墾部部長的王震將軍和農墾部黨組創辦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王震將軍兼任第一任校長。學校於1958年7月19日成立,校址設在黑龍江省密山市裴德鎮北1.5公里處的山腳下。學校最初名為「鐵道兵農墾局農業大學」,后改稱為「鐵道兵農墾局八一農業大學」、「八一農學院」,由鐵道兵農墾局領導。1959年6月,國務院批准更名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歸農墾部直接領導,參加全國統一招生。設立初期,學校有農學、農機、農經和畜牧四個專業。1960年,王震校長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社印刷廠整體搬遷到學校服務教學工作。1961年,學校出版了第一本教材《國營農場經營管理學》,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國營農場經濟問題的著作。1962年10月20日,周恩來總理任命姜瑞元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長。

撤銷復辦(1966-1976)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於1966-1972年停止招生7年,1968年9月學校劃歸黑龍江省建設兵團領導,1971年1月至1973年4月學校被撤銷,兵團四師師部進駐校園。1973年4月,國務院科教組正式同意學校復辦,並交由黑龍江省管理。1966年文革開始后,校名先後兩次被自行更名為「軍墾大學」、東北農墾大學」,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大學」。1976年兵團撤銷,校名又改為「黑龍江農墾大學」,直到1978年10月,原「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名得以恢復。

改革進步(1977-2002)

1977年起,學校用兩年時間將原有的9個專業調整合併為4系5個專業,學制從3年到1年不等均恢復為4年。1978年,按照教育部的指示開展教師職稱評定工作,劉惕若、田良果、鄧德藹成為學校首批副教授,97人定為講師,54人定為助教。為滿足墾區日益增長的人才需要,1983年開始實行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辦學,開設了各類短訓班數百期,培訓學員3萬多人。1990年起,學校不斷加大辦學力度,本科生在校生數量從1977年的489增加到了2002年的6575,於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到2002年共有涉及3個學科門類的7個碩士點。從1978到2002年,學校共有9個學院先後成立,累計取得科研成果360多項,其中220多項獲得國家、省部和廳局級獎勵。1993年,老校長王震副主席去世后,其夫人王季青設立八一農大「王震教學科研基金」。

創業遷址(2003-2023)

2003年1月5日,新校區建設指揮部成立;3月20日,新校園奠基開工典禮;9月15日,2003級新生新校園報到並開展軍訓;2003年11月28日,學校舉行遷校慶典。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劉東輝在大典上評價到: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克服了非典疫情和連續陰雨等難以想象的困難,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搬遷的預期目標。

2003年到2005年間,學校連續開展新校園建設三期工程,園林化、數字化學校初具規模,辦學條件改善。2003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3年「王震教學科研基金」更名為「王震獎勵基金」,成為學校的最高榮譽。2015年6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省教育廳認定為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建設高校。2023年12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與省內7所高職院校共同發起成立黑龍江省涉農高本貫通聯盟。

學校規模

院系設置

截止2023年1月,學校共有53個本科專業,12個本科學院及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涉及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法學、文學和經濟學7個學科門類。

師資情況

截止2023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463人,其中專任教師983人,教授185人、副教授29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19人,佔比42.6%;海外經歷累計1年以上教師134人,佔比13.6%。學校擁有國家級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龍江學者」青年學者4人、省傑青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農業農村部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人;獲批認定75名省級高層次人才。建有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黑龍江省雜糧綠色生產及食品深加工技術研發「頭雁」團隊,6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先後聘用「雙聘院士」2人,「王震講座教授」22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39人。

學科建設

截止2023年1月,八一農大設立有農學、工學、管理學、理學、法學、文學和經濟學共7個學科,學校建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擁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教學情況

課程專業建設

2021-2022學年,學校累計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23門,其中該學年新獲批省級線上一流課程4門、線下一流課程1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6門課程被推薦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新立項的42門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已進入建設階段。

截止2023年1月,學校建有5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9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7個。

創新創業教育

2021-2022學年完成全校3730名學生《創業基礎》課程教學,在智慧樹、超星平台開設《現代農業創新與鄉村振興戰略》等49門雙創實務選修課程,《農科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自上線智慧樹平台,共有16056名學生修讀,累計互動1.04萬次;組織第二、三屆「課創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校獲評「黑龍江省高校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和「黑龍江省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黑龍江省支持平台經濟和數字經濟領域創業平台項目」。2022年度學校共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2項,省級項目99項,校級項目60項。

學校交流

截止2023年1月,學校與12個國家的二十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24項合作協議,開展的項目有: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服務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實施本科生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涉及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專業;此外,與韓國國立江陵原州大學、濟州大學、日本山形大學、波蘭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無線電電子大學、哈爾科夫國立城市規劃大學等國外高校實施交換生、留學生等項目,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實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發展中心」項目,與印度UAS大學實施中印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等。11月11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組成的龍江研究生招生基地聯盟成立大會在東北石油大學召開。

學術研究

科研資源

截止2022年11月,八一農大圖書館有圖書130.03萬冊,生均紙質圖書62.61冊。擁有電子期刊4.10萬冊,學位論文878.52萬冊,音視頻29437.0小時。學位論文4056份。採購了中國知網、NextLib文獻檢索與傳遞服務平台、萬方數據知識服務雲平台V2.0、筆桿論文寫作輔導數據庫等8種數據庫,建立了三個「盈科-八一農大圖書館師生服務微信群」。

學術期刊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創刊於1981年,雙月刊。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自然科學類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農業科學、農業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農業經濟管理、自然基礎學科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學報(刊號:CN23-1275/S,ISSN1002-2090)於1997年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1999年加入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網絡中心。2001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2003年被確定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是《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網(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學報與中國知網、中國萬方數據庫、 重慶維普數據庫、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簽訂合作協議,學報論文被上述電子數據庫全文收錄。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1月,學校建有28個國家、省部級科研平台,以及7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十大校墾校地融合發展科技創新基地。

學術成果

截止2023年1月,學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6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獎勵180項,以「大豆三壟栽培技術」「農作物種衣劑」「大豆、水稻生產加工全程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牛重要疫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獅白鵝』選育及『玉鵝』生態種養模式」「黑龍江水稻大面積均衡高產優質栽培綜合配套技術」「現代化農機關鍵技術及裝備」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有效轉化,先後3次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2次獲得「黑龍江省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振興經濟獎」,10次獲得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校園文化

校訓

困知勉行,積厚成器

校徽

學校校徽為印有學校標誌或校名的證章。學校標誌為正圓形,主體圖案融麥穗和筆尖於一體,象徵農業科教,下方為建校年份1958,外部環以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由書法家孫伯翔題寫。

校歌

學校校歌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歌》,由劉萬超作詞作曲。

歌詞:完達山高,興凱湖水藍,黑土地有我們美麗的校園。王震將軍親手創建,聚集了多少英雄的好兒男。創業不怕苦,立志在桑田,知識育新人,桃李春滿園。啊.…同學們努力勤奮努力,八一農大向前,永遠向前。啊.…同學們努力,勤奮努力,八一農大向前,永遠向前。完達山高,興凱湖水藍,北大荒是我們金色的搖籃。人民囑託牢記心懷,奔向祖國光輝燦爛的明天。發揚好傳統,開拓譜新篇,農業現代化,科學攀尖端。啊.…同學們努力勤奮努力,八一農大向前,永遠向前。啊.…同學們努力,勤奮努力,八一農大向前,永遠向前。向前!

校旗

學校校旗以綠色為主色調,中間為白色,印有學校標誌及中英文校名。

校風

唯實、堅韌、團結、創新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以上數據截止2023年5月。

歷任領導

任期與職位一一對應,數據截止2023年5月。

校友情況

截止2021年3月15日,1996級獸醫專業張宏創辦寵物醫院,躋身於黑龍江省動物醫院名院之列;1998級動科專業曹志軍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優秀人才;2003級信息技術學院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校友常國麗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受習近平總書記接見;2012級市場營銷王哲,組建並運營大慶侶途房車俱樂部;2012級會計學院的李攀、農學院的包旺田、趙懷永和牛軍博組成「不靠譜兄弟」團隊,創業有成;

所獲榮譽

2015年12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三農科技服務金橋獎」先進集體。

2017年11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高校系統文明校園標兵」稱號。

2018年1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9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範校」。

2020年,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黑龍江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

2022年5月,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得「省級文明校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