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瑞香科瑞香屬植物)

瑞香(學名:Daphne odora Thunb.),又名奪皮香、蓬萊紫、蓬萊花、瑞蘭、千里香等,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瑞香屬(Daphne)植物,原產於中國、越南等地,栽培於中國各大城市以及日本花園中,其喜溫暖氣候,喜濕潤、半陰或向陽地,不耐寒。

瑞香是一種常綠直立灌木,高約2米。枝較粗壯,常二歧分枝,小枝無毛,近圓柱形。葉互生,紙質,呈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葉柄粗壯。花無毛,外面淡紫色,內面呈肉紅色,數朵至12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為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花萼無毛。果實為漿果,呈圓球形,紅色。花期3~5月,果期7~8月。

瑞香的枝葉、花及其根皮均可入葯,其枝葉味辛,性平,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瑞香是園林盆栽的名貴香花之一,既可觀花、觀葉,又可製作盆景觀賞,是色、香、姿均美的花卉,適宜配植於花壇、林下路邊、林間空地等處。其花含有揮髮油,可用作高級化妝品原料。同時,瑞香對大氣中的氯抗性較強。

栽培歷史

瑞香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在中國最初是唐、五代時期在江西廬山由僧人發現的,據《本草綱目》記載,在中國宋朝時期已有栽培。並通過籍由士人的欣賞而迅速進入皇宮以及千家萬戶,遍及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

形態特徵

瑞香是一種常綠直立灌木,高約2米。

枝較粗壯,常二歧分枝,小枝無毛,為紫紅色或紫褐色,近圓柱形。

葉互生,紙質,長7~13厘米,寬2.5~5厘米,呈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為綠色,下面為淡綠色,兩面無毛,具有7~13對側脈,與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葉柄長4~10毫米,較粗壯,散生極少的微柔毛或無毛。

花富有香氣,無毛,外面淡紫色,內面呈肉紅色,數朵至12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無毛,長5~8毫米,寬2~3毫米,為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花萼無毛,長6~10毫米,為筒管狀,有4個裂片,呈心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臟形,與花萼筒等長或超過之;雄蕊8枚,2輪,下輪雄蕊着生於花萼筒中部以上,上輪雄蕊的花藥1/2伸出花萼筒喉部,花絲長0.7毫米,花藥長2毫米,為長圓形;雌蕊1枚,子房無毛,為長圓形,頂端鈍形,花柱較短,柱頭為頭狀。

果實為漿果,呈圓球形,紅色。

物種分佈

瑞香原產於中國、越南等地,多栽培於中國各大城市以及日本花園中。

生長習性

瑞香喜溫暖氣候,喜濕潤、半陰或向陽地,不耐寒,其生長適宜溫度範圍是10~15℃,在中國長江流域不能露地越冬,且遇烈日後潮濕易引起萎蔫死亡,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忌積水。其植株萌芽力較強,耐修剪,也容易造型。花期3~5月,果期7~8月。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瑞香的人工繁殖有扦插繁殖以及壓條繁殖等。

扦插繁殖

瑞香的扦插繁殖可在春季發芽前進行,一般取1年生粗枝切成一定長度的枝段作為插穗。適宜扦插在稍濕潤的半陰地段,扦插后40天左右即可生根。在7~8月間也可以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或已木質化的枝條進行扦插。另外,扦插后需保持85%~90%的空氣濕度,而基質則保持濕潤即可。

壓條繁殖

瑞香的壓條繁殖可在3~4月進行,一般選取1年生的枝條,將枝條環狀剝皮,待傷口稍干後用塑料袋或竹筒將枝條套入,內襯苔蘚,保持濕潤,3個月左右即可生根,這時可將植株從母樹上剪下做盆栽。

栽培技術

栽植

瑞香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栽植。在中國南方地區可地栽觀賞,地栽時應選擇半陰環境且排水良好的地塊;而在中國北方地區適宜用盆栽,在室內越冬。盆土需選用肥沃、疏鬆、透氣性好的沙壤土,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沙混合而成,最好加上適量的熟餅肥。

光照與溫度

在瑞香的生長期內,應將其放在陽光充足處。夏季需要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並置於通風陰涼的地方。

水肥管理

一般在瑞香栽植后需澆透水,春季花期過後,瑞香開始萌發新枝葉,此時需保持盆土濕潤,不能缺水;到了夏季,瑞香幾乎處於休眠狀態(30℃以上),此時澆水應少澆多噴,讓土壤略干,增加周圍空氣濕度;秋季是孕蕾期,澆水過多容易使瑞香變生殖生長為營養生長,影響來年開花;在冬季,為了保證其冬末春初開好花,澆水要跟上,但水溫需接近室溫。此外,施肥需結合澆水,上盆或栽植時需施好底肥,忌施人糞尿;平時可施用礬肥水,可在花期施用一些磷、鉀肥,花后則以氮肥為主,以保證營養生長的需要。

整形修剪

主要將影響瑞香株形的枝條修去,如乾枯枝、病弱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使株形優美,觀賞性強。

病蟲害防治

病害

花葉病和根腐病是瑞香的主要病害。當植株染上花葉病時,植株葉面出現色斑及畸形,開花不良和生長停滯,在植株發病初期應將植株連根挖除併火燒焚毀。當植株染上根腐病時,應及時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等藥液進行防治。

蟲害

蚜蟲和介殼蟲是瑞香的主要蟲害,常危害瑞香葉子,當植株遭受蟲害時,應及時捕殺或用樂果等藥液噴施防治。同時,瑞香的肉質根有香氣,還應防止蚯蚓危害。

功用價值

藥用價值

瑞香的枝葉、花及其根皮可入葯,其枝葉味辛,性平,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乳癰、瘡瘍、痛風等病症;其花味辛、甘,性溫,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散結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等病症;其根皮味辛、甘,性平,具有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胃脘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病症。

觀賞價值

瑞香是園林盆栽的名貴香花之一,早春開花,花朵芳香,株形優美,既可觀花、觀葉,又可製作盆景觀賞,是色、香、姿均美的花卉,適宜配植於花壇、林下路邊、林間空地、庭院、假山岩石的陰面等處,可起到美化、綠化園林的效果。同時,瑞香對大氣中的氯抗性較強,

經濟價值

瑞香的花含有揮髮油,可作高級化妝品原料;粗油部分可作為高檔牙膏、香皂、香料的原料;其花序中的揮髮油加以提取利用可廣泛應用於日化、精細化工等方面,可作為高檔化工產品的香料等。此外,從根、莖提取出的浸膏可開發成外用藥製劑;其莖皮纖維還是良好的造紙材料。

主要品種

金邊瑞香是瑞香的主要品種,高60~90厘米,葉片呈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葉片邊緣為金黃色,中部綠色;花萼先端白色、基部為淡紫色,是瑞香珍品。此外,金邊瑞香也是中國江西省南昌市以及瑞金市的市花。

延伸文化

名稱由來傳說

一種說法認為瑞香名字的來歷與一位和尚有關。據《清異錄》記載,中國廬山有個和尚名叫比丘,有一天他在睡夢中被一陣濃郁的香氣喚醒,醒來后他聞着香氣找到了一種花卉,並命名為“睡香”,這是瑞香最初名字的由來,傳播開來之後才改為瑞香。

寓意象徵

瑞香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寓意着貞潔、祥瑞,有“祥瑞之花”的美譽。此外,瑞香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贊詠之詞,晚唐詩人曹唐的筆下已出現了“瑞香”二字,詩曰“瑞香煙露濕衣巾”;宋代詩人王十朋也有一首詩,名《瑞香花》,詩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

瑞香經由中國廬山寺僧發現后,很快引起了朝廷的重視。除了瑞香本身色香宜人外,“瑞”字本身就有吉祥長壽的意思,長命百歲的老人被稱為“人瑞”。自從瑞香風行后,人們就用它來勸酒祝壽,這也是它在宮中受到歡迎的原因。

另外,授時歷來被視為皇權之一,而瑞香則是重要的物候指示物之一。確切地說,瑞香花開是二十四節氣中大寒到來的標誌。因此,瑞香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二十四番花信風”之一。後來宋代詩人多把瑞香當做春天來臨的標誌,將其和春天聯繫起來。

瑞香花熱

瑞香花熱的興起是環境與人文交互作用的產物,是社會繁榮的一種標誌。瑞香花熱在中國宋代時期興起的表現之一是瑞香詩詠數量的增加。《全芳備祖》一共收錄了兩宋時期20餘位作者近40首詠瑞香詩詞,然而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僅北宋時期就有超過20位作者30餘首詩詞。北宋詩人蘇軾也是瑞香的關注者之一,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對瑞香的吟詠在瑞香興起過程里也起到重要作用。

而瑞香花熱到了南宋時依舊熱度不減,南宋人文集筆下提到瑞香的次數較北宋人明顯增多,例如《全宋詞》提到“瑞香”共40次,涉及29位作者,其中25位都是南宋人,也可以說瑞香是到了南宋才開始真正熱起來的。

相關研究

瑞香的花序、葉及莖含有瑞香甙、瑞香素-7-葡萄糖甙及瑞香素-8-葡萄糖甙等物質。通過研究實驗發現瑞香素能保護垂體後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能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膽固醇含量;能預防和治療因蛋清、甲醛、右旋糖酐所引起的大鼠關節炎;能降低麻醉狗的後肢血管、椎動脈和冠脈阻力,增加狗的心輸出量;同時,瑞香素還具有明顯的鎮痛及鎮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