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北京市教育部直屬高校)

華北電力大學,英文名為「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簡稱「華電」。創建於1958年,原名北京電力學院,1978年,學校更名為華北電力學院,1995年,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併組建華北電力大學,校部設在保定,分設北京。2005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校部由設在保定變更為北京,校部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分設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校區地址為河北省保定市。兩地實行實質性一體化管理。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電力集團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成的理事會與教育部共建。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截至2023年6月,學校佔地1600餘畝,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設有15個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擁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以及1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歷史沿革

北京電力學院

由於新中國電力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在1958年9月,根據水利電力部指示,以北京電力學校為基礎,辦一所高等學校,定名為「北京電力學院」,校址確定在西直門。1958年12月21日,水電部批複:同意北京電力學院遷院清河。1960年3月5日,清河小營新校舍破土動工。同年6月21日水電部發布《關於北京電力學院的高等和中專分開辦學的通知》。10月15日,學院大學部開始由北京西直門向清河新校址搬遷。

北京電力學院建院伊始為將學院建設成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的聯合基地,水電部黨組決定仿照莫斯科動力學院模式,在清河小營建立水利電力部技術改進局與北京電力學院「所繫結合」的「動力城」,並將1960年原本分配到水電部機關及北京電力企業的大學生,全部分配至北京電力學院。這當中,就有後來成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楊奇遜教授。學院的師生們提出「邊教學、邊勞動,自己動手、創建校園」,他們挖土槽,運磚石,開展新校建設,最終修建起一棟教學樓,兩棟學生宿舍樓。

1969年10月,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水利電力部軍管會根據「戰備疏散」指示,決定將北京電力學院與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南遷至河北邯鄲。

1969年10月,根據林彪「第一號通令」,學院搬遷到河北省邯鄲地區岳城水庫和邯鄲、馬頭、峰峰電廠。

河北電力學院

因為岳城水庫條件過於簡陋和艱苦,不適合辦學。在1970年,經河北省同意,學院由邯鄲遷往保定,改名為「河北電力學院」,並改由電力部領導為主的雙重領導體制。同年12月,河北電力學院進行了四年以來的第一次招生,至1976年底,共招收6屇。1973年12月,學報創刊。以後學校又相繼出版了《華北電力大學》(社科版)、《現代電力》《電力科學與工程》等學術刊物。1977年8月,全國恢復高校統一招生考試製度,學院開始面向全國招生。

華北電力學院

1978年,學校建校20年之際,學校深受改革開放時代浪潮影響,發生了——校名變更、進入全國重點高校、招收首批研究生等重大事件。1978年,學校經國務院批准,校名由「河北電力學院」改為「華北電力學院」。學校隨之由水利電力部與河北省雙重領導,以水利電力部為主。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該報告恢復了「文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其中學校被列為全國88所重點高校之一。同年,在國家統一計劃下,學校對學院規劃、專業設置、招生計劃、分配畢業生、人員編製、勞動工資計劃、科學研究等重新進行了規劃,其中包括開展了職稱評定工作、恢復了「文革」前的教學管理體制、以及同年國務院批准在清河原校址建立華北電力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國務院批准華北電力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6年,學院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0年6月20日,學院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勵工作先進單位」。

北京動力經濟學院

1983年12月27日,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學院由水利電力部與北京市雙重領導,以水利電力部為主。1984年4月,水利電力部教育司提出學院辦學方向:以經濟管理類為主,辦成技術與經濟結合的本科。1992年10月,國家教委同意北京水利電力經濟管理學院更名為北京動力經濟學院。1993年2月,國家教委批准北京電力經濟學院舉辦本科函授教育。

華北電力大學

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併組建華北電力大學,校部設在保定,分設北京校區。1996年12月,學校開始啟動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確定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等學科為重點學科。

2002年,國務院正式批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要廠網分開、主輔分離、醫療和教育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2003年3月,華北電力大學由原國家電力公司划轉教育部管理,正式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並由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等七家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組成的校董會與教育部共建。

2005年9月,學校正式列入國家「十五」「211工程」高等學校行列。同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校部由設在保定變更為設在北京,分設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兩地實行實質性一體化管理。

2011年,學校被授予「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榮譽稱號。

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

2022年2月14日,學校順利通過首輪建設評估並進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電氣工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2023年11月,華北電力大學正式加入北京沙河高教園區高校聯盟「北斗星鏈」計劃。2024年1月14日,華北電力大學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成立。

學校規模

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6月,學校設有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新能源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1個招生學院,還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4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共分為29個專業(類),其中北京校部有26個類,保定校區23個類。

師資情況

截至2023年6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991人,其中正高級職務的420人,具有副高級職務的722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雙聘院士10人,1位國家級教學名師、1位中科院百人計劃學者、3位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位北京市科技新星、其他各類高層次人才百餘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團隊。

學科情況

截至2023年6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氣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學科分別位列A檔和A-檔,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1個學科進入全球前70強和前1%行列。擁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以及1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教學情況

截至2023年6月,學校共有4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3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3門,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16門,河北省精品課程22門。

截止到2022年9月,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學校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學校已與國內外100餘家大型能源電力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共建「智能電網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重點校企合作平台,學校與20餘家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學校承辦了多個國家級援外培訓項目;與俄羅斯莫斯科動力學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簽署「一帶一路」能源學院合作夥伴備忘錄;擔任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學方向中方牽頭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智庫。

學術研究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6月,圖書館有紙本資源,電子資源以及學術刊物等,如DAL數字圖書館已擁有各類型數字資源260萬餘冊(件),資源涵蓋理、工、農等多個學科,中文資源有古籍、民國書刊、現代學術著作等特色資源,英文資源有美國大學圖書館核心館藏、技術報告等進入公共領域的圖書資料。有CSSCI、《科學文摘》、EI、SCI/SSCI等資料庫。

學術刊物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教育部主管、華北電力大學主辦的以電力科學技術為主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1974年創刊。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楊勇平任主編。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科版)》是教育部主管、華北電力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1995年7月創刊。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王佃啟任主編。

《現代電力》是教育部主管、華北電力大學主辦的電力科學技術類專業性學術期刊。1984年12月創刊。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宋永華任主編。

《電力科學與工程》是教育部主管、華北電力大學主辦的電力科學技術類學術期刊。1985年創刊。為雙月刊,山西同方知網有限公司印刷,國際公開發行。王增平任主編。

學術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十五」以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課題3700餘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400餘項。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學校建有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以及29個省部級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學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實驗與研究基地

校園文化

華電精神

自強不息 團結奮進 愛校敬業 追求卓越

自強不息指的是學校適應國家能源電力實業的發展需求而誕生,在改革發展和新世紀的發展中壯大,在曲折中前進,在逆境中崛起,不斷做大做強,努力實現高水平大學的辦學目標。

團結奮進指的是學校在發展歷程中,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不斷實現新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實行北京、保定實質性一體化辦學,師生員工團結一心,高舉一個大學的旗幟,形成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愛校敬業指的是既是華電人職業道德的根基,也是學校繁榮昌盛的維繫;既是華電人所秉持的價值標準,也是學校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追求卓越指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秉承辦一所負責任大學的理念,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推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校訓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團結就是力量。學校中每個人團結是辦好學校的前提;勤奮辦學、勤奮工作;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學校要成為創新的基地,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標

學校校標為雙圓套圓形徽標,採用藍色和紅色為基調色。校標中心紅色的「E」字是Electric Power(電力)的第一個字母,白色的「U」字是University(大學)的縮寫;下方有「1958」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外環上方是中文「華北電力大學」字樣,下方是英文「華北電力大學」字樣。

校旗

學校校旗樣式有中文和英文倆種,分別由校標和「華北電力大學」中文或英文字樣組成,校旗是將藍色坐在基礎色,白色校標及校名作為輔助物。白色校標在旗子的中上位置,中文或英文校名在旗子的中下位置。校旗的三種樣式,分別用在不同的場景。

校歌

學校校歌為《華北電力大學校歌》,由劉吉臻作詞,張又馳作曲。

迎著初升的太陽,肩負民族的希望

巍巍學府,電力之光

乘風破浪萬里長,懷著科學的理想徜徉知識的海洋

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春華秋實吐馨香

啊!華電!啊!華電!

乘風破浪萬里長

啊!華電!啊!華電!

求實創新鑄輝煌,邁著堅定的步伐

建設美好的家園,愛校敬業追求卓越

求實創新鑄輝煌,懷著科學的理想徜徉知識的海洋

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春華秋實吐馨香

啊!華電!啊!華電!

乘風破浪萬里長

啊!華電!啊!華電!

求實創新鑄輝煌!鑄輝煌!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截至2023年6月)

歷任領導

理事會成員

校區情況

學校校部設在北京,分設保定校區。

北京校部

校部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校區有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新能源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學院。

保定校區

保定校區一校區地址為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永華北大街619號,保定校區二校區地址為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區華電路689號。保定校區有電力工程系、自動化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數理系、法政系、英語系等。

校友情況

學術界

劉吉臻: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截止時間:2015-12-09)

崔翔: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3年)、2021年當選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首批會士。(截止時間:2023-03-11)

工商界

曹重:任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截止時間:2017-02-21)

沈國榮: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截止時間:2020-08-01)

舒印彪: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截止時間:2019-10-28)

王英彬:任北京卓識網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截止時間:2017-04-24)

政界

鍾先覺:任國家能源局南方電監局安全處副處長。(截止時間:2011-01-25)

楊昆:曾任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中電聯黨組書記。(截止時間:2015-08-12)

徐波:任國網安徽物資公司黨委黨建部主任。(截止時間:2022-10-27)

丁偉明:為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截止時間:2022-12-19)

羅家庚:任華能武漢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運行部副主任。(截止時間:2022-10-27)

何晨曦:2018年至2021年任和田地區洛浦縣恰爾巴格鄉巴格其村駐村第一書記。2021年3月返回新疆財政廳,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農業農村處副處長。(截止時間:2022-10-27)

校園風貌

整體共有內外、上下、虛實共六個圓形,線條流暢優美。雕塑主要由六塊鋼板鍛造而成,外觀像太陽,象徵著能量之源。

上方的五根磁力線堅強有力,下方「U」型磁鐵切割磁力線,蘊含著「磁生電」的原理。

所獲榮譽

2011年,該校榮獲「保定市先進單位」稱號。

2013年,該校被評為2012年「高校信息與網路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

2015年,該校被評為北京高校2014年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年4月,華北電力大學冬奧志願服務團隊被表彰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